第482章 最强的战术(第2/3页)

如果忽必烈拥有了颗粒火药,铸造出了真正有用的青铜大炮,今天这场战役,明军怕是要迎来一场致命的惨败了!

这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果然不容小觑!

“全体!跪姿!”

这时,在第一线掌握部队的近卫第一旅旅帅,绰号陈大嗓门的陈处给下达了避炮的命令。

陈处是陈德兴的二十四假子之一。和琼花楼二十二兄弟的风光不同,陈德兴的假子大部分都在当老师——因为他们跟随陈德兴的时候年纪都比较小,正是学习的时候儿。所以比较容易掌握陈德兴传授的后世知识。

随着北明陆海军军校和天道书院的先后建立,极度缺乏师资的陈德兴就把他的大部分假子都派去教书了,只有这个陈处因为坚决要求从军,而且也没有显露出什么念书的天赋,才被发送到部队里面。不过他在军中的表现却很不错,现在已经升任到了旅帅。

披挂整齐的陈处,全套钢甲穿在身上,站在那一旅人的第一排的右侧,也是单膝跪地,脑袋低着用头盔对着前方。

这就是避炮的姿势,虽然难看,但是效果却很不错。因为此时的滑膛炮都是加农炮,弹道偏直,弹药也只有霰弹、实心弹两种,没有开花弹。其中霰弹蒙古人是没有的,他们只会将铁砂胡乱填装后当霰弹使用。不过因为填装铁砂后的炮膛气密性不佳,所以轰出来的威力也很有限。真正会对披着钢甲的明军构成威胁的就是实心铅弹或铜弹——把那个刘敏中的胳膊打断的,就是这种实心弹。

不过架在平板车上的小铜铳射角偏高(其实北明军的青铜大炮也有同样的问题,很容易从敌人的头上飞过去),对于单膝跪在地上的北明军没有多大威胁。

但是也不能说一点威胁也没有,特别倒霉人据说喝凉水都能噎死,何况上战场呢?

“轰轰轰……”

密集的轰鸣声突然就响了起来,伴随着一团团浓黑的硝烟喷出铳口,铅弹、铜弹、铁砂也纷纷扬扬飞射出来,好像雨点一样扑向前方的明军步兵和炮兵阵地!各种弹丸四下飞舞,有些从明军的头上飞过,发出瘆人的啾啾声。还有一些铁砂则敲打在了钢甲、钢盔上面,发出了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不过没有听见什么惨叫的声音,看来特别倒霉的人没有出现。

陈处的头盔上也被铁砂打了一记,不过这枚铁砂的力道已尽,除了敲出点响声外什么用都没有。陈大嗓门猛地站了起来,扯开那副爹妈给的大嗓门就吼起来了。

“近卫第一旅,起!”

“嚯”的一声,三千大明虎贲同时起身站立。站在最前列的是一营刀盾手。他们是北明军的精锐,不仅人人身披钢甲,而且还携带了可以投掷的小天雷,兼任着掷弹兵的差事。

刀盾手后面,七个长枪营组成了七列横阵,前四列人人都披着闪亮的钢甲,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和方才弓弩手的慌乱形成了鲜明的反比。后三列都是无甲的新兵,头上顶着个锅盖一样的圆盾当头盔,样子稍微有些滑稽。不过此刻也是人人肃穆,全都紧张地握着手中的长枪,目光中放射出来的都是仇恨的怒火——他们都是河北的汉家子弟,多数还是天道教信徒,不仅亲身感受到蒙古的凶残,还被天道教的宣传洗了脑!

站在最后的,则是两营弓弩手,其中一营持弩,一营持弓。放才他们被蒙古人的火炮车轰得大乱,督察队下来便开了杀戒,当场斩了几个丢了器械的士兵,现在脑袋还用木杆挂着插在大阵后方呢!

此外,两个营的军官也被削去士爵的爵位!现在两营上下的军将全都憋着鼓劲儿想打个翻身仗。个个取了弓弩,上了羽箭,对着半空,就等着抛射箭雨。

“掷弹兵,天雷点火!”

陈处拔出大横刀一指前方,吼着就下达了“天雷点火”和“掷弹兵前进”的命令。他原本就是掷弹兵营的营长,现在虽然升了旅帅,可是仍然习惯性的给掷弹兵下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