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打肿脸充胜利(第2/3页)

现在再回李璮那边是肯定不行的。李璮虽然好脾气,不会杀他的,但是益都还有个灭门师太呢!

至于投靠北明,陈德兴那边又不怎么待见大儒,就算投过去也不会有大官做的……

忽必烈看到他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淡淡点头:“王卿委屈了,等回到京兆府,朕给你升官……当个太常大卿!”

“皇上,是太常少卿吧?”赵璧低声提醒。

忽必烈摸了摸胡子:“大卿比少卿大,王卿是忠臣,得当大卿。”

“皇上英明。”赵璧和张文谦恭谨道。

“英明?”忽必烈嘿嘿苦笑,“要真英明就不会打败仗了!”

赵璧和张文谦、王磐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张文谦问:“皇上,如今河北贼势盛大,宜早渡黄河,以便重整军势。”

忽必烈摇摇头,道:“黄河不可轻渡,河北不可捐弃。昔日的宋金,都是先失河北,而后失中原的。吾大元,不可重蹈覆辙!”

忽必烈说的认真,正在呼噜呼噜吃饭的蒙古人却有一小半抬起头,瞪大了眼珠子看着大汗——不过河?不弃河北?陈德兴能答应吗?说不定他的大军已经在来濮阳的路上了!

忽必烈放沉了语气,用蒙古语道:“河北之战,吾军先胜于柳家集镇,复大胜于井陉关,再一路克服真定、顺德、广平,连战连捷,掠获无数!又一路追敌至大清河北,方有一败……但总的来说,还是打胜了!”

可以这样说吗?

一帮蒙古宗王重将眨巴着小眼睛,身为一个大汗,真的可以这样睁眼说瞎话吗?

这河北之地,原来不就是大元的燕云行省吗?现在大元还能控制多少地盘人口?

真定、顺德、广平三路不说了,什么克复啊?就是跟在陈德兴屁股后面抢了一路,抢完以后也没有派官员军队留守。估计要不了多久,都得姓陈!

至于更北面的燕京、平滦、保定、河间四路,燕京、平滦已经确定被北明占领,保定、河间没有消息,估计陈德兴在南边作战的时候,他留在北线的军队已经把这两个路完全占领了!

另外,河北还有一个重镇大名路,路城大名早就被陈德兴占领。不过大名路南部的开州、滑州、濮州等三州倒还在大元手中。此外,黄河以北还有彰德路、卫辉路仍然由大元官员统治。

半个大名路加上彰德路、卫辉路,一共两个半路,就是大元在河北的全部地盘了!

而且就是这么点地盘,也未必能保住多久。因为在四日前的大清河之战中,蒙古军队损失惨重。不仅丢光了一路劫掠的战利品、奴隶和军中的辎重;还损失了至少十万匹战马和两万勇士!

目前收拢起来的兵力还足四万(预计还有几千人没有归队),而且大部分人都筋疲力尽,有不少人连随身的武器和甲胄都丢失了。

这样的军队,不经过几个月的整补,还能否和北明军这样的强敌作战,恐怕就要大打一个问号了。

看到诸将脸上的犹疑,忽必烈笑嘻嘻地道:“不必担心北明、东唐……朕在来濮阳的途中得到一个好消息!”

他故意顿了一下,目光炯炯地在大堂内扫视一圈,忽然大笑道:“陈、李二贼已经反目成仇!李璮之母,伪唐太后杨妙真指使李恒带党项骑兵在大清河之战当晚偷袭了陈贼本阵!”

“竟有此事!”

“天佑大蒙古!”

“这下大蒙古有救了!”

“大汗,消息可靠否?”

大堂内的宗王重将,无不大喜过望,纷纷议论起来。

听到有人质疑消息的可靠性,忽必烈哈哈一笑,捋着胡子道:“昨日,李恒已经率部弃暗投明,现在就驻扎在濮阳城外。这个消息,是他亲自告诉朕的。你们觉得可信否?”

这话仿佛是在提问,可随即忽必烈又自己回答道:“朕觉得是可信的……杨妙真为人狠毒,动辄杀人火并,北地谁人不知?而且大蒙古毕竟败了一场。杨老贼以为将来天下,就是非唐即明,动手袭杀陈贼德兴也没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