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影帝忽必烈(第2/3页)

忽必烈摆摆手,道:“不怕不怕,只要朕的弯刀尚利,只要逆明一时难以调兵南下,朕便有办法!不易安抚又如何?杀一儆百便是了……朕意已决,待大军凯旋河南后,便对顺天路和巩昌路用兵!”

说到对顺天路和巩昌路用兵,忽必烈的语气已经森寒起来。顺天路是张柔的地盘,现在张柔领兵在山西,但他的几个儿子和家人都在顺天路的亳州城。兀良合台派了一个万人队去监视亳州,其实就是把他们包围起来了。另外,据兀良合台报告,史天泽的几个子侄从汴梁城中退出后,也去了亳州和张弘略(留守亳州的顺天路节度使留后)合兵。

这史天泽、张柔二贼恐怕是忽必烈第三恨和第四恨的家伙(第一恨的当然是陈德兴,第二恨的自然是李璮),如果没有他们两人助璮为虐,山西就不可能丢失,太原之战也不会输,蒙古在中原的形势也不会如现在这么险恶。

至于巩昌路当然是汪德臣(汪田哥)的地盘,忽必烈和汪田哥倒没有太大的怨恨,可是巩昌路的位置不好,就如一把尖刀抵在京兆府背后。要是不把巩昌汪家灭了,不仅京兆府不安稳,就连蒙古退出中原的道路,都时刻在汪家的威胁之下!

此外,忽必烈选择这两处用兵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好好显示一下自己的用兵之能。河北之战,虽然号称胜利,但毕竟伤亡惨重,还丢了不少地盘。现在靠着洗劫大蒙古自己的属民来打肿脸冲胖子,装出一个大胜,实际上就是自己骗自己!

要想真正把大蒙古的气势再打起来,就需要几场真正的胜利。

不过在这两场真胜利之前,忽必烈还需要一场凯旋仪式来提振人心和虚张声势。

这也是他现在纵兵大掠大元仅有的两路半河北地盘的原因。只有夺走这两路半地盘上的汉人的一切,才能让忽必烈手中的五万几千蒙古军将(十二万大军现在就剩五万几千)看上去像是胜利者……至少按照强盗的标准来看,好像饱掠而来的胜利者。

大元中统二年正月十五,昔日北宋故都,如今的大元东京汴梁城的北门通天门内外,已经聚集起了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数以万计这个数字已经是目前汴梁人口的上限了!

昔日人口多达一百多万的汴梁城,在金末时期因为聚集了来自北方流亡的汉人、女真人,人口一度也过了百万。而如今只剩下了数万,还是几十年招募流民,发展生产的结果!当年南宋端平入洛时,汴梁人口只有十几户!

而在这一次的兵祸之中,在云南时以杀人如麻闻名的兀良合台,总算没有屠城——这是忽必烈的命令,汴梁城是忽必烈规划中的大元东京,也是对北明、东唐作战的大本营,要是屠戮一空了,谁来伺候阖城的蒙古贵人?

因而,今天这汴梁城才能聚集去几万人来夹道欢迎大元的凯旋之师!

凯旋的消息,早在去年十二时,就传来了汴梁。先是学宋国搞个露布飞捷,然后新任河南行省丞相廉希宪又着人四下张贴布告,宣传蒙古大军在河北取得的赫赫武功!而且还派出大批官差衙役四处捉拿散布蒙古兵败谣言的魔教妖人。

另外,廉希宪还把汴梁城内的丁壮组织起来,忙活了近二十天将通天门、北御街、汴梁宫城全部修缮一新。还在通天门外搭起了彩画牌坊和十里长亭。还中统二年新年过后,将蒙古所控制的河南行省地盘上的大族首脑,都请到了汴梁,让他们亲眼见识一番大元凯旋之师如何威武。

此外,正月十五蒙古大汗凯旋而回汴梁的消息,早在十二月底就放了出去。随后,廉希宪又奉了忽必烈的命令,故意放松了进入汴梁的各路口的盘查,让不少河南豪强和南朝藩镇的探子都混入汴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