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军粮不够怎么办?(第2/3页)

这等严谨小心,其实就是李雄用兵的特点。别看他一副面团团的和气面孔,待人接物也非常温和,犹如一个恭喜发财的商人。但是他的军队,一直都是益都军中纪律最严和训练最紧的。李雄用兵的特色,就是周密无隙。

左武卫军营之中,随处可见巡哨的军官,各处都透着小心谨慎。如果忽必烈想要派兵劫营,估计是不会有什么好事情的。

李翠仙满意地点了点头,她的心思是想让李雄入明后担任燕京卫戍之责。倒不全是因为李雄是她的私人,而且还因为李雄的这份严谨小心,当然还有必要的圆滑。

等到此战结束,她就会向陈德兴大大方方的提出推荐。

李翠仙这时已经和李雄一起登上望楼,举起望远镜看着十多里外的蒙古大营。看来一会儿,忽然低声嘀咕道:“仿佛有杀气!”

“杀气……”李雄也掏出望远镜看了一会儿,胖乎乎的脸上多了几分严峻的表情。“没有退兵的迹象,忽必烈……还不死心!”

对于忽必烈,他们两人都不陌生。这位蒙古大汗不是个犹豫不决的性子,如果要走,今晚就一定会做准备——这可是大军远行,需要做的准备是非常多的,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

“蒙古人在休息,明日当有血战!”李翠仙一笑,“也不知道忽必烈是怎么想的,今日的教训还不够么?”

……

距离李翠仙十几里外的蒙古大军营中,忽必烈正在自己的金顶大帐中,和几个心腹一起研究地图。有兀良合台、阿术、安童、伯颜,还有刘秉忠和刘孝元。

地图是燕山山脉的地图!

今日的大战虽然只是初战,但是忽必烈已经试出了对方的深浅,知道自己不可能击溃眼前这十万人的明唐联军了!打不垮他们,想要去河南,走陕西,再去西域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选择翻越燕山,走漠南草原去往河套了。

忽必烈轻轻敲打着地图,沉吟道:“破燕山一口容易……但是破明贼大城难啊!”

屁股后面跟着十万追兵,还有十万更加精锐的追兵不知道在哪儿。这种情况下要去攻大城那是找死。

“大汗,臣可以出使敌营!”刘孝元一抱拳道,“凭臣三寸不烂,定叫那李翠仙……”

忽必烈摆摆手,道:“李翠仙怎么做的了主?”

的确不行,李翠仙可以灭了忽必烈,但不能私自放了忽必烈,因为她没有得到陈德兴的授权。

“打!打疼他们就是!”忽必烈深吸口气,看着刘秉忠,“粮秣可以支撑多久?”

“如果安阳的粮秣能及时运上来,再省一些用……当可再支持一个月。”刘秉忠沉吟着道,“若能宰杀驮马,还可以再多半个月的粮食。”

一个半月!就是45天,每天行军50里可以走2250里,倒是可以抵达河套了。

但是河套草原上并没多少存粮,十几万蒙古大军去了也是挨饿!现在不过是正月,距离牛羊肥美的秋天还有十个月呢!靠河套和灵州的存粮,根本支持不了。

“可以向乌斯藏征粮!”刘孝元提议道,“乌斯藏有十三万户!”

这十三万户是八思巴自己报上来的,因为乌斯藏地位特殊,不需要按照人口多少给蒙古人上贡,所以这十三万户肯定是有水分的——后世西藏和平解放的年代,藏人都未必有十三万户那么多呢!

而且,乌斯藏地域辽阔,人口分散,就算八思巴筹集到了那么许多粮食,也很难运给忽必烈。

“不可!”忽必烈摆摆手,道,“乌斯藏有大用……咱们要在西域立足,少不了乌斯藏!”

忽必烈的盘算是一等蒙古,二等汉藏,三等色目!

蒙古人负责征战,汉人负责管理,乌斯藏的喇嘛负责宗教,色目人好好劳动……同时也是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