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都很有保障(第2/3页)

所以在返回燕京的途中,陈德兴破天荒的没有骑马,而是和赵复、李翠仙一起坐进了一辆四轮马车,一路行军一路讨论商议。

“孤王的意思,未来华夏的‘君’应该分成天下之君、封君和配君三种……”

“配君?”李翠仙隐约觉得这个听着有点像“贼配军”的名号是给自己预备的,于是就低声插了句话,“什么是配君?”

“就是君王之配偶。”

“配偶?”李翠仙当然知道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这是个古词儿,楚辞里面就有。“大王是指……妾身这样的后妃?”

“君王之正妻,女王之夫君,都是配君。”陈德兴郑重回答道。

“女王!?”

赵复和李翠仙同时惊呼起来。女人,还可以当王?

陈德兴认真地点点头,道:“女子可以为君王!不过在继承顺序上要低于男子。君王之继,当以嫡长为先,若无嫡子以长子为先,若无子则以嫡长女为先,无嫡女以长女为先,无子女者方能由兄弟、侄子等亲族中人继承王位。”

“那江山岂不是可以异姓了?”赵复连连摇头。

陈德兴道:“女王之子女皆随母姓,女王之夫位列配君,同君王之后相同。”他停顿一下,又道,“如今凡夫俗子有万贯家财,有女无子者,是将家产留给侄子还是招赘女婿继承家业?”

“自然是招女婿,”赵复皱眉,“可是这君王之位……”

陈德兴想了想,又补充道:“当然,女儿或儿子放弃继承权也是可以的……这事儿是不能强迫的。”

“这倒也是。”赵复和李翠仙都点点头。

“君王之位和贵族爵位、平民财产的继承顺序,应该是一致的。”陈德兴认真地道。“而且……皇族、王族之身份,也不能永世传承。未能继承皇位、王位者,男子当两代而终,女子一代而终,其后便不是皇族、王族了。如果不允许女子招夫继承君位,王朝世系就容易断绝。”

现在还是13世纪,陈明又是封建王朝,宗室子弟肯定有特权,因此就必须控制宗室的数量。赵宋历史上就出现过宗子太多,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后来通过王安石的变法和靖康之变,得以部分解决。

而后来大明朝一直把宗室当猪养,最后出现了上百万朱元璋的后代,每年耗费大量财物,又大多无所事事,就是堆生孩子机器。

陈德兴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和“华夏二百国”的王族都变得和朱明宗室一样。因此,他才提出了两代而终。他的兄弟(包括妹妹)、子侄(包括女儿和侄女但不包括外甥女)和孙子(包括孙女,但不包括外孙和外孙女)都是皇族。之后便是普通贵族,再往后就会有人沦为平民百姓,如果自己不努力,也有可能成为穷人!

“至于寻常贵族,”陈德兴思索着道,“只有一子或一女可以继续爵位和田庄,其余都是平民,也不得荫补做官或封爵。”

“是不是太严苛了些?”李翠仙秀眉微蹙,低声提醒。

陈德兴摇摇头,道:“算不得严苛……宗室、贵族子裔的路子本来就多,还可以接受比寻常人更多的教育,从军、从政、从商,都有天然的优势。应该自己奋斗!而且……华夏将有二百国,封爵的机会还会少了?若人人都在大明本土得了爵位、官职,谁肯万里觅封爵呢?”

在海外建立华夏封国,当然不能只有封国之君,必须要有爪牙走卒,这些没有办法继承爵位的贵族子弟,就是最理想的人选。而且,他们没有办法继承爵位和田庄,作为补偿,他们的父兄一定会尽可能将他们教养成才,再送他们去从军从政或是从商做学问。

如此,就会在贵族之下,形成一个庞大的精英阶级。这些贵族子弟,也会成为陈明军官和小官吏的重要来源。而且为了给数量众多的无法继承爵位的贵族子弟寻找出路,陈明的士爵贵族集团肯定会倾向于支持对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