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借江南的钱去吞江南(第2/3页)

黄智深的座次在大殿左侧第一,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而已。桌子上面摆了几个小菜和一壶烧酒,宫中的膳房是杨婆儿和郭芙儿还有王蓉儿三人一起调教出来的,据说陈德兴本人还给了不少做菜的建议。酒食弄得非常可口,也很有特色,许多菜品都是宫中独有。唯一的不足,在黄智深看来就是太过简朴。每餐不过冷热菜十味,酒一壶,饭管够,也无歌舞助兴。

黄智深到达的时候,大殿内的诸人已经吃了不少,又开始讨论筹措南征经费的事情。黄智深是未来的丞相,大明的财赋都归他管,自然也没有心思品尝宫廷菜肴。坐下之后,就加入议论了。

“圣人,内阁已经和军部反复研究过南征军费了,”黄智深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酒杯,斟酌着用词,“军费当从宽计,花不完不要紧,要是仗打到一半钱没有了,可就糟糕了。因此内阁和军部认为要按照二十万大军、十万民夫,在外征战一年到两年,伤病亡超过十万,补充人员十万,组织五次会战,并且要赈济三百万难民的标准筹措军费和粮秣……”

陈德兴已经对南征提出了“少杀”和“全取”两大要求,军务司、参谋司和内阁,就是根据这两大要求制定计划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陈德兴是将南征灭宋当成内战来打的,南宋之民在战后会自动成为大明百姓,而且还是一等汉;一方面也是为了战后可以立即从江南这块宝地上攫取财赋。

经过燕云之役和中原之战,北明上下已经充分了解了打烂很容易,建设很困难的道理……在一场灭国之战中消灭敌国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很容易的,屠杀和饥荒很容易消灭人口,但是要生产出新的人类去填补空缺,没有个几十年上百年是不行的。

所以用烧杀抢掠的办法在江南本地筹集军费、军粮,把江南打成一片焦土是极容易的事情。可是打完以后的苦日子可就没边了……大明的国用主要来源于海贸,而海贸又要依托江南!

把江南打烂了,大明统一以后的财政恐怕也不会改善多少。

如果能全取江南,那么凭着陈德兴和黄智深理财的本事,年入万万贯也不是什么问题!

为了以后年入万万贯的好日子,这南征就得多筹钱,多做准备。

黄智深顿了一下,又往下说道:“不计算可能从江南本地筹措到的粮食和军费。内阁至少要在开战之前准备好粮秣500万石,战时军费四千万贯,另外还需要在战前支出两千万贯用于添购或租借甲械车船。此外,战时还需要再筹集至少一千万贯和至少500万石粮秣用于善后……”

真是天文数字!大殿内的诸将都嘘溜溜倒吸凉气儿。

平个江南居然要花出去七千万贯和一千万石粮食……这开支够打三场中原大战了!

不过投资巨大的背后,收益也是不小的。

黄智深又道:“如果咱们能顺利取下江南,那么夺取江南后的第一个整年,朝廷的财入至少可以增加六千万!其中关税至少能增加一千五百万,盐税、酒税、茶税可增加两千万,士绅捐会增加一千万,矿税增加五百万,江南商市(商业城市)的贡赋会有一千五百万。另外,咱们还能取得宋国的官产、官田价值至少一万万贯!”

听到这话,大殿中的诸将顿时就眉飞色舞起来。

“他娘的,这江南原来就是金山银山啊!”

“花七八千万,一年就能回来一亿六千万,这买卖……大赚啊!”

“买卖是好买卖,可是这七八千万本钱从哪里来?黄相公手里有多少?”

听到问题,黄智深苦苦一笑,道:“只有八百万。”

“才八百万?”

“还差七千多万……这买卖做不成啊!”

“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