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有底线的奸臣(第2/3页)

贾似道拍案而起,对廖莹中道:“群玉,放手去做吧!要让陈德兴知道,我江南儒生皆是铁骨铮铮!休叫他小瞧了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物。”

廖莹中站起身,躬身一礼:“学生明白了!学生这就和孙美臣一块儿动身去庆元府,主持挤兑天道庄。”

说完话后,廖莹中转身就要离开,刚到门口,却被贾似道叫住,“群玉,让梁易夫和你一同去庆元府,然后再派船送他去舟山。”

廖莹中一愣,回头道:“太师,咱们不和陈德兴斗到底?”

贾似道哼了一声:“当然要斗!”他咬了咬牙,“但是谈判的路子也不能断了,求和但有一丝希望,吾等也要全力以赴!”

……

位于浙西外海的舟山群岛,现在是大明帝国浙江省的地盘了。在陈德兴称帝的同时,大明的行政区也进行了一番调整。在南方设立了浙江省和福建省两个省级行政区和海峡总督区。

其中福建省督由陈淮清出任;海峡总督由陈德芳出任;而浙江省督则由原来的明都知府邓明潮接手——大明并没有本地人不当本地官的惯例。

不过邓明潮这个浙江省督,现在却没有多少政务可管,现在的浙江省不过就是昌国县和沈家门市而已。昌国县和沈家门市都有自己的官衙和议会,省府衙门真是没有多少可以插手的地方。

大明的政治框架和大宋不一样,基础其实是地方自治,由中央任命的省府存在的最大功用并不是治理一省,而是监督一省州府的自治。大明的地方自治,当然是在《陈礼》和其他大明律法规范下的自治。而且在自治的州府县市,也有直属大明中央的衙门,目前是地方国税局、专卖局、镇守使司,将来还会增加地方法院。而地方国税局和专卖局,则是由中央派出的省府主管的,另外,省府之下还有一个主管全省道路的交通局,也是大权在握。

至于镇守使司,则是一省都督府管辖。而地方法院将来则是省法庭和朝廷的大法庭管辖。

不过邓明潮也不是什么事都没有的清闲官儿。实际上,这些日子他是很忙碌的,忙于接待安置一波波从海上抵达舟山岛的明军。同时,还要负责招降纳叛,拉拢江南的失意士人,再利用他们组织一个个“预备官衙”,准备在明军攻入两浙后,在第一时间接管政权,避免地方上出现权力真空。

定海港。

自七月份以来,就不断有北军抵达。大兵上陆的地点不是沈家门,而是定海港。定海港是个新建的港口,位于舟山岛的南岸,周遭被数十个小岛包围,形成了一片天然的避风锚地。大明海军南洋舰队在这些小岛上修建了炮台和据点,从而将锚地牢牢护卫起来,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港。

定海军港之旁,则是大片大片正在修建或已经竣工的营房和仓库。明年春天之前,至少有十万陆师和五万民夫会入住其中。还会有不计其数的粮食、军资、武器、弹药和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从北地、南番、高丽、日本,甚至江南本地运出来,存放到这里仓库当中。

征服江南之役,打的不仅是军力,更是国力和财力。

大宋虽然拥有更强的国力、财力,但是在动员能力上,还是远远比不上大明。毕竟后者已经有了那么一点近代国家的雏形,而且还是一个蓬勃向上的初兴之国。而大宋却是老迈不堪,行将就木了。

在眼下的江南,凡是上点台面的人,都知道这些。只是有些人和大宋的关系太紧密,不得不与之共进退。而有些人,则可以自由的选择阵营,选择站到大明一方。

陈明毕竟不是蒙元,这个时空的宋亡,不过是天下换姓而已。

而代宋而起的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是北地汉人的政权,而是江淮武人和江南海商的联合体。大明上层的军官多是淮上武人,而文官则多出自江南海商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