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没有免费的土地(第2/3页)

他顿了一下,仿佛有些感慨,“当今天下,不,应该是当今环球,汉人约有一万万!占环球生民百姓一半总有……蒙古人杀了恁般多的人,看这样子还要继续杀下去的,都快把环球杀空了!如今我华夏之人占了环球半数,但我华夏之土仿佛连环球十分之一也无啊!如今大明一统在即,百余年乱世将终,万万人民接下去要做什么?不去开拓环球,就挨家里生孩子?大伯您都快有二十个孩子了,朕的儿女也很快超过十个……太平盛世若是来了,子孙繁衍怕是更快吧?

华夏之土总是有限,朕估计有十七八亿亩便是上限了。若有两万万生民种十七八亿亩田,人不多,田不少,百姓安乐,朝廷也稳当。这就是太平盛世!若是过了这个数,有了三万万、四万万……就该人多地少,粮食匮乏了!朕或许看不到这一天,但是朕的儿子、孙子一定会看到!如果朕现在不多打下些地盘,好让将来的华夏子孙有个去处。这天下就得乱套!为了子孙的安泰,朕在平了天下之后仍然不能安逸,还得继续奋发!可是朕一个人奋发没有用,江南七八千万百姓必须跟着一起奋发!所以朕才要驱士分田……朕要在江南均田地,封军户!”

“均田地,封军户?”陈淮清皱着眉头发问。

陈德兴冷冷一笑:“天底下没有免费的田地!江南百姓也不会白白从朕这里得到田地……要得田地,就给朕一个军户!朕也不要他们永世当军户,就当一代。只有肯出一壮丁入军籍的民户,才能得到田地……一壮丁入军籍,不出征不发粮饷,还要自备弓矛,而且终身不得脱籍。如此,这一壮丁所属之户就可得良田百亩,五十年内不得转让(这些土地是壮丁不逃跑的抵押)。

如果不愿意出丁从军,那就继续当佃户吧,朕还有很多功臣士爵要封呢!”

良田百亩在北地,只要不是附廓(就是城墙附近)之田,最多就值千贯。而在江南,随随便便就是四五千贯!对平民之家而言,这是一笔巨额财富。

而这百亩之田的代价,就是一个儿子!用价值四五千贯的土地,换取一个壮丁的一生!

这样的政策不仅会在江南实行,将来还会推广到整个大明天下。仅以江南为例,可以分配的土地多当有两亿亩左右,其中五千万亩归属士爵、贵族,一亿五千万亩分给“军户”,至少可以换取一百五十万壮丁!

这一百五十万壮丁是用一亿五千万亩土地换来的……他们没有自由,也没有选择的余地。陈德兴可以把他们发往东北,发往南番,发往印度,发往新大陆。说不定还能捎上他们的老婆孩子……

实际上这些人,等于“卖”给了陈德兴!

当然,不会强买强卖的,也用不着强买。四五千贯的土地换个壮丁,这简直就天价了。

而且江南这地方,人多地少,最贱的就是佃户。有的是下无寸土,上无片瓦的穷光蛋,有了这一百亩地,立马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地主老爷了。

……

此时此刻,就在行辕旁边,一连片的明军大营之内。一所挂着江南预备官员学堂牌子的院子里面,数百上千个考取了大明官员资格的带路党,也得知了“驱士分田”和“军户制”。他们这些基层官员,自然是“驱士分田”和“军户制”两项政策的执行者了。

被陈德兴任命为江南预备官员学堂总教习的徐子元,就正襟危坐在其中一间课堂上,他刚刚讲解了这两项政策。现在只是冷眼看着底下的学生们开了锅似的在交头接耳。

今天课堂上的纪律是没有办法维护了,这两个政策太耸人听闻了——统治江南基层几百年的那些义门豪族,都要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大明的贵族地主和军户地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