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杀一驱百(第2/3页)

这回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等明军清理完了还在零星抵抗的团练兵,就该来打杜家祖宅了!上千口丁男,还有近两千老弱妇孺,可就都是人家砧板上的肉了……

钢甲鲜亮的明军,已经从各处汇集到了杜家大宅周遭,砰砰的撞着各处的大门,杜家的秀才和家仆们都纷纷上去堵门,还搬来许多家具堆放在门口。

杜闻杜老爷子已经老泪隐隐,却仍然拼力忍住,“杜家今日就是一劫!整个江南,整个天下,都在这劫难之中……国破家亡啊!凡是有赵家官身的,都记住了,忠臣不二主!若是有人能过这一关,别忘了自己姓杜!”

杜十三姐儿扶着老爹,却没有父亲那等慌张,杜桥是海口,禁海令颁布前也一度海商云集,有人带来舟山出版的小报。杜十三姐儿买来看过,知道明军纪律森严,知道陈德兴也是临安子,还知道他是因为公主赵琳儿才反出大宋的,这等英雄儿男,又怎么会滥杀无辜?

而且现在只是江山换姓,又不是天下倾覆。赵家享国三百年,气数也该尽了,现在换个陈姓来做皇帝又有什么?杜家何苦去替赵家殉葬?

“大人,不如请降吧……如此,杜家才能多保几分元气。”

杜十三姐儿知道这里没有她说话的份儿,但是这话一定得有人说。“……靠几扇大门能坚持多久?等到大门被打破,明军就要冲进来杀人了!乱军之中,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反倒是杜家投降了,明军才不好放手屠戮。便是有什么惩罚,这刀子板子也不会立即落下来,总还有个缓冲回旋的余地啊!”

杜闻一怔,他这闺女虽是女流,但却有些见识,头脑也比较冷静。今日这话说得更是有理……现在不是保大宋的时候,现在是保杜家上下性命的时候。让人打进杜家祖宅,那可就是放开了杀啦!要是投降,这两姓争天下,仿佛没有多少杀降的事情吧?况且杜家在江南算老几?杜家要灭族,江南义门大概得杀尽方可了。看陈德兴以往所为,真没有那么残暴。

“对对对……老夫真是糊涂了!”杜闻跺了跺脚,他一直以来就不是杜家主事的人,现在只是因为族长和杜十秀才都不在,才把他推出来的。“请降,赶紧请降!”他看了看左右,“你们谁去走一趟,去向明军请降?”

走一趟?几个上了年纪的老秀才都连忙把头低下去。去战场上请降,这事儿怎么听着都不靠谱,可别把老命搭进去。

杜琼儿见没有人应声,银牙一咬,“大人,就让女儿去走一遭吧!”

……

“徐官人,我们杜家情愿交出全部家产,只求能留在台州老家务农!”

杜十秀才,这个时候被人领到了徐子元设在杜渎盐场内的临时衙署里面,面见徐大知县。这座盐场是由台州州衙所管,明军一打过来,官员兵丁就一哄而散了。于是登陆的徐子元就带着自己的县衙官署,在一连明军护卫下进驻了。

“全部家产?”徐子元只是笑着摇头,“没有恁般严重……除了杜家的田产,其他都可以自行处置。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卖了吧。”

除了田产,杜家还有许多商铺、宅院和一间经营的半死不活的商号。这些都不在充公之列——充公抄家这事儿吧,也是门精细活儿。最容易没收的是土地,土地摆在那里,逃不走藏不起。无论族田、学田、祠田,只管没收就是,而且这些田都有佃户在种,只是收租子的人换一下罢了。

其次是商铺、商行,这些东西得运营好了才值钱,派几个大兵过去封条一贴,那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张了。还不如让杜家人自己处理——多半也是低价处理给杜家的管事和伙计。

最难弄的是金银细软和古玩字画。要么在抄家过程中毁损,要么就被主持抄家的官员给贪墨了,能有十分之一落到官库里面,就已经是烧高香了。所以陈德兴干脆只收地不抄家,任由这些倒霉的义门变现房屋、古玩和字画,再分了金银细软,然后各奔东西。这样,他们到了流放地,也能有些本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经营一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