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秀才当兵?(第2/3页)

可是现在,粮道不说断绝也已经不大通畅了,而手工业品外运之路又因为陈德兴的禁海禁私,完全中断!一边是阖城数十万手工业者失业,一边是粮米价格暴涨。百姓的日子早就艰难到极点了。现在又一下子涌进数十万外地来的团练军、士子还他们的家眷。不仅住宿是个问题,这每日的吃用,都在耗临安城储存的底子。储存的物资越少,临安城的物价也就越高!

哦,也不是什么都贵,什么丝绸、瓷器、漆器、纸张、书籍等等临安城出产的东西,都便宜的不像话,根本就是跳楼挥泪大甩卖!

看看那些掌柜和伙计的脸色,还有他们时不时就望一眼钱塘江,就知道他们对大明王师早就是望眼欲穿了!

不过这些临安人南望王师也不奇怪,因为他们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他们的营生差不多都要绝了,可临安城内的柴米油盐又无一不贵,这些日子他们也都在耗自己的老底子,陈德兴的大军要再不来,他们大概都要破产了,破产之后,还不是要饿死?

他们的出路,想来想去也只有叫陈德兴快点打进来。

而那些外地来义门子弟和家眷,又何尝不是在耗自己有限的家底?他们不能指望家乡的万顷两田,只能靠随身带来的细软过日子!就眼下临安的物价,他们带来的那些财物又能捱多久?等到钱财耗尽,大家又该怎么活下去呢?

不过大家眼下最怕的还不是这个,现在陈德兴这贼已经屠了好几个义门宗族了。万一这天杀星打进临安后也来这一手,大家也只有只受无辞!

如今气数尽了的,恐怕还不止是大宋,还有江南这两三千家的义门之族啊!

可是气数尽了又能怎么办?除了做些满是凄凉悲伤的诗词,这些风流才子还能做什么?

还能当兵!还能拿起武器去战斗!

这是贾似道的意见,大约也是他和江南士子们的最后一搏了。

陈德兴的屠刀似乎已经要落下来了,江南士子们还不奋而从军以自保吗?

可是……秀才当兵,真是闻所未闻!

正月初五,临安城中士子聚会的各处,突然都在醒目位置贴出了募兵告示。是两浙安抚制置司衙门的告示,内容是号召两浙士子投笔从戎!

这回不是办团练,而是去当兵!当一个保卫大宋社稷的光荣一兵!

这可真是有些荒唐可笑了,堂堂秀才,读书人啊,大多还是义门出身,是江南士林的栋梁,怎么能去当兵呢?

在大宋一朝,莫说是兵,就是堂堂一将,也是书生士子们鄙视的对象。粗鄙武夫,说的就是这种人。至于兵……那更是连人都快算不上了。

这个贾似道贾大太师居然号召士子去当兵,大概也是急糊涂了吧?

国子监的大门之外,聚集的士子越来越多,议论之声也越来越高了。

“秀才当兵!?这是什么世道啊?合着咱们读圣贤书就是为了当个大头兵?”

“秀才掌兵也就罢了,当兵……这咱们也没这力气啊!”

“是啊,咱们那么些年都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谁能想到有今天?”

“唉!怎么会没有想到?咱们又不是承平时出生的读书人……”

“可是……咱们毕竟是读书人啊!”

“可这次陈贼就是要和咱们这些读书人过不去啊!”

“那可怎么办啊!难不成真要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去当兵自保?”

“这等粗鄙之事,吾等读书人岂可为之?”

“若不为之,陈贼大兵一到,吾等又当如何?”

秀才们议论到后来,忽而就安静下来了,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兵,总是不该他们当的。这是三百年的思维定式了——所谓“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读书人自有笔如刀,用不着习武怀宝剑,更不用去当兵卫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