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近侍归京邑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军改定案(第2/5页)

朱允炆坐在龙案后,一手搭在案面上,一手撑着下巴,眼睛半阖,一动不动,脸上挂着微微的笑容,一副侧耳聆听的模样,整个人像一尊摆好了造型的雕塑……

“呼……呼……”

静谧的大殿内,一道若有若无的鼾声悠悠扬扬在殿内回荡……

萧凡脸色变得黝黑黝黑,像一块在黑夜中闪闪发亮的煤……

“陛下……陛下!”

朱允炆毫无反应,仍旧面带微笑的酣睡……

萧凡凑上前,坏笑兮兮在朱允炆耳边轻声道:“陛下……你的四皇叔已经率兵打到京师城下,咱们守不住了,赶紧逃吧……”

朱允炆浑身一个激灵,然后触了电似的弹起老高,眼睛都没睁开,便面带惊恐绝望的大叫道:“带上皇后,妃子,还有金银,玉玺,出城往南坐船跑!快快快!”

萧凡笑容凝固:“……”

睁开眼,朱允炆惊慌失措的目光便看到一脸无语的萧凡……

君臣二人沉默许久……

“萧侍读……”朱允炆幽幽唤道。

“臣在。”

“你欺君……”朱允炆指着他,神情委屈而幽怨,充满了谴责。

“臣……有罪!”

“这次就算了,下……下不为例啊!朕……差点尿裤子……”朱允炆撇着嘴,很是气短。

“臣……该死!不过,陛下……”

“什么?”

“臣不得不衷心的夸您一句,论逃跑,您是行家!”

“这个……你是在夸我吗?”

“不要怀疑,绝对是夸您。”

……

惊魂方定,朱允炆清了清嗓子,道:“你刚才说军制变法,……怎么说的来着?”

萧凡:“……”

整整二十多页啊,难道要我再从头念一遍?

朱允炆见萧凡神色不善,不由干笑数声:“这个……啊,好,你刚才说的什么,朕一律准奏,嗯,准奏……”

萧凡叹气,他很担心,朱允炆这家伙越来越像昏君了,这可怎么办呀。

“既然陛下都答应,臣就不客气了……”

朱允炆一楞:“啥意思?”

萧凡一本正经道:“臣刚才提议,欲请陛下效秦始皇,来个焚书坑儒,这样变法才不会受到阻碍……”

“啊?”朱允炆大惊失色。

“臣这就出宫下令,让人把黄观先埋了,老实说,看他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

“慢……慢着!萧侍读,这个玩笑开大了吧……”朱允炆吓得冷汗都冒出来了。

“陛下勿忧,到了秋天,地里就会长出很多黄观了……”

“那也不行!”朱允炆一个箭步上前,死死抓住了萧凡的袖子,可怜兮兮道:“萧侍读,别玩了,咱们能严肃点吗?”

萧凡乜斜着眼睛瞧着他,哼道:“是谁在我说正事的时候睡着了?这会儿你倒怪我不严肃了。”

“我错了……你把你的变法条陈简略说一下吧。”

萧凡叹了口气,只得从头道:“陛下,历朝历代变法者多矣,凡能成功者,变法之初无不小心翼翼,徐徐而进,如战国时的秦国商鞅变法,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废除世禄,终使秦国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之雄,为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国力基础,而前宋王安石变法,虽然也是怀着强国的目的,但他最后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允炆想了想,道:“因为王安石受到的阻力比商鞅更大。”

萧凡笑道:“不错,但不仅仅于此,历朝历代变法,是治国方略的一次重新调整,也是对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所以变法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阻力,比如臣只是提了个军制变法的主张,便受到清流们的一致强烈反对,这就是例子,而商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审时度势,并且懂得变通和迂回,更重要的是,秦国的国君对他坚决的支持,软硬兼施之下,终成秦法,以强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