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改良和革命(第2/4页)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庞大的造船计划,有无数机会可以从设计、配给以及武器装备等各方面来提升标准化的水平,正如佩皮斯所言,“原先每天都要面对因为旧舰队的比例失衡和规模不均带来的诸多不便”将得以解决。每一种船的尺寸规模都将被固定,从而可以使用同一型号的船桅和其他配件。每艘战船的武器装备也将根据“整个舰队的武力和人力的综合水平来严格配给”。这一要求在当时尚属合理。事实上1677年的规范并没有被非常严格地执行过,但是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规范却被过度僵化,而害人不浅。

然而,船还没有建完,斯图亚特的政权就岌岌可危了。提多·奥茨(TitusOates)声称发现了旨在推翻查理统治的“教皇阴谋”,还暗指有多位官员涉案,他们因此被免职,甚至有人遭遇残忍不公的处决。佩皮斯也被迫离职,并被囚禁于伦敦塔近一年之久。接管海军的人毫无能力可言。查理也被迫任用反对派官员为大臣,对此,佩皮斯强烈反对。

从未有国王会为了讨好自己的臣民,无缘无故地解散海军委员会。明明自己就熟稔海务,无人能及……偏偏又要将海务拱手让予无知之徒,还被他们的无知玩弄掌中……46

后世史家可能将这看作大胆的宪政实验。1679年的大选首次出现了党派的划分和斗争,而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并不站在查理一边。通过接受反对派作为大臣,查理做了未来大多数国王都会做的事:议会代表政治国家之民意,而国王遵循之。但这并不意味着国王乐于永久性地接受现状,也不代表新的海军部更为完善且胜任此职。为避免管理陷入混乱,政府需要一个固定的行政官员。塞缪尔·佩皮斯无疑是当时的最佳人选,只可惜他已离职,还是个叛国疑犯。

查理到1684年时夺回了他的政治主动权,授命佩皮斯组织委员会调查海军现状。当看到自己挚爱的船只都被闲置在查塔姆的时候,佩皮斯惊呆了。

30艘船中的大部分(都无须查看港口外的其他船只)都几近沉没,境况凄惨。船首、船身、船尾竟无一处完好。厚重的甲板随处放置,炮台的甲板安躺于传递舱内;船尾用于支撑横梁的支架上,树钉不是被焚就是腐锈,因而支架摇摇欲坠……船的侧身被钉牢的射击板和帆布补丁所掩盖(以遮掩其残损),修补之处甚至多于刚刚从战场归来的船只;有几艘船的惨况海军部自己已有报告,不能理解它们停靠在自家港口内,竟然也会遭此厄运。47

查理于1685年去世,詹姆斯继承王位,重掌海务。佩皮斯也回归海军大臣的职位,新国王对海务的兴趣远胜历来所有君主,甚至多过其兄长。但其最大的兴趣尚不在此。一如同样注重细节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PhilipⅡ),詹姆斯二世也立志于要在英格兰恢复天主教。但与菲利普不同的是,他是英格兰人,又是后来改换的信仰,他的举措更为极端。因此,詹姆斯的统治就是一段热爱天主教的国王只身挑战新教大多数的斗争危机史。危机开始于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起义,而结果是一支还算强大的海军也阻挡不住反叛者前往大陆寻求支援。阿盖尔伯爵(EarlofArgyll)从荷兰归国,却发现即便在自己的坎贝尔老乡中,也难寻支持。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茅斯公爵(DukeofMonmouth)在莱姆上岸,后战败于塞齐高沼战役(Sedgemoor)。事后,公爵的支持者受到冷酷的杰弗里大法官(JudgeJeffreys)残忍的责罚——其中800人被送往西印度群岛充作奴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詹姆斯二世的宗教政策堪称宽容,而并非对基督教中的某一支恩宠有加,他确实释放了教友会的成员,还重用威廉姆·佩恩——某位上将的教友会儿子——让他去宾夕法尼亚建立殖民地,让此处成为信仰自由的天堂。但是对其臣民来说,詹姆斯1687年颁布的《信仰自由宣言》(DeclarationofIndulgence)就太过激进了。1688年,7名主教因拒绝宣读宣言而被捕受审。法院并不在詹姆斯的控制范围之内,现在,他们被宣告无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