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稳定与停滞(第4/5页)

1714到1739年间也并非全然和平安稳,1718到1719年间、1726到1727年间,英格兰和西班牙之间也有两场小战。由于西班牙海军的劣势过于明显,两场战争都很快结束。1718年8月11日,乔治·拜恩(GeorgeByng)上将在西西里的帕塞罗角(CapePassero)遇到了一支西班牙舰队。英军俘获并焚毁了对方大半船只。乔治·沃尔顿(GeorgeWalton)在行动中也俘获了几艘敌船,由此就骄傲宣称:“在这片海域,我们已全歼敌军,大获全胜。”在当时冗长、浮夸的文风下,这样精练有力的发言为他博得了美名。

由于欧洲大陆上不再硝烟弥漫,贸易对于帝国的重要性很快就被凸显出来。英国海军在海外军事基地上大量投注人力、物力,以保证在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地区舰队的自给能力,这样就避免了冬季和暴风季船只必须回国或撤退所带来的损耗。在地中海地区,梅诺卡岛的马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港口,但是距离法军在土伦的军事基地不到250英里。虽然英军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允许原住民在周边扎寨,但还是有意识地强化了对入海口圣菲利普堡的戍军防备。海军医院也在此营建了起来。位于马翁对岸的塞弗龙岛(SaffronIsland)也被占领,并被开发成为一处专事修整的口岸——人们将船只拖上岸,以便清理船底脏污。直到如今,美丽的马翁港口还具有英属地的遗韵。英国在安提瓜(Antigua)和西印度群岛的港口能够周全地保护船只,抵御风暴的侵袭;而位于巴巴多斯的卡莱尔湾(CarlisleBay)和多米尼加的鲁珀特湾(Rupert’sBay)只能抵御普通的信风。这些地方只要配以锚具店、木船铺、帆缆商等海军保养的必需品,就能为船只提供修葺的服务。

木船制造

就传统造船术来说,几乎所有船只都是木头做的:用榆木做龙骨,用橡木做剩下的部分。大型船只的建造在岸上的船坞完成,其他的在造船台完成。在造船台,船只的停放角度会有些倾斜,这样准备下水时就可以直接滑进水里。

造船的第一步是放置龙骨。龙骨又长又直,通常是由几个部件通过斜面嵌接而成。在龙骨的前上方是弯曲的船首柱,用来支撑肘板以及装饰性栏杆和人像。在龙骨后下方是笔直的船尾柱,会稍微偏离垂直方向,便于支撑船舵。

每个构成船只基本形状的框架都是由几个众所周知的底肋材、复肋材和上部用材部件组成。大约1815年之后,这些部件通常都是组装成对,并带有结合点,有了它,邻近部件才会出现交叉。每个炮门的顶部和底部都有一个木槛,中间会再嵌入一些其他侧肋材以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装置,之后再在上面铺板。在这些装置中,除了一些关键部分用金属连接,其他大部分都是用木栓固定。越靠近船首,木材就越向前倾斜,直到与那些位于最前面、与龙骨平行的锚链孔重合。在船尾,下部装置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由横木构成;不过横木上面的装置很轻巧,在战争中特别容易被击破。

强固的甲板梁要放在框架之间,这样有助于支撑枪炮和船体结构。甲板梁必须用L形弯头固定,在这个位置,它会碰到船的侧身,再加上轻型车顶弯梁和壁架的辅助作用,枪炮可以在甲板上发射自如。船身附有重型舷板,就在炮门下面,而水下外板用扁斧削得很光滑。在船内,复肋材结合点上方和甲梁板下方都有厚木板。水下外板上方有一个强固的内部装置,由扶手和船首肘板组成。完成造船的木工活儿之后,木板之间的缝隙再用填絮和焦油填满。

到19世纪早期,随着船只在开放海域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查塔姆造船厂的罗伯特·塞宾斯(RobertSeppings)开始意识到装置中的所有部件之间都构成直角,忽视了最不济的机修工都熟知的原则“三角比直角更牢固”。罗伯特在对角支撑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的建造方法,他没有采用旧式扶手,而是另辟蹊径让船只更强固,以便能建造更为大型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