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六章 决定摊牌(第2/5页)

他和雨辰部队交过手的,又补充道:“他妈的江北军为什么那么有钱?他不过两省地盘。好多捐税还不收。怎么还在不断的扩军办军火?眼看着在台儿庄那里和咱们划线对峙的江北军吃得好,穿得好,咱们弟兄都奇怪着呢。”

他扯得那么远,而且唠叨似乎也成了习惯,大家也都不去理他。都热烈的讨论起即将可能到来的战事,那个师打江西,哪个师进湖北。大家有什么好处,谁最近爬得快……

看到他们热烈的样子,吴佩孚却只是慢慢喝酒。懒得多掺和,他的心思根本不在现在湿热多雨的长江中游。而是在那天高云淡的塞北。在那里,才是军人真正展抱负的地方啊。

在江西湖北之间局势日渐紧张的时候,袁世凯和他的一干幕僚简直是有些乐见其成。本来指望靠杀张事件捞到一个湖北也就罢了。没想到沉不住气的李烈钧却自己先跳了出来!如果这次的收获再加上江西的话,对自己心目中最大的敌人雨辰,可就形成了两面包围的态势。他那个初步形成的南方军政同盟,至少在北洋兵锋之下的湖南和浙江就要退出!

他一边命令内阁对湖北易督的事情含糊其辞。暂时发表黄兴为湖北查办使。请他早日出山调查湖北地方情势,安定民心。但是又在公文里说,该查办使绝不是要取代湖北都督的权位,而只是调查湖北民情,安定民心。鄂督谁属,还要和副总统再行商议。

这岂不是笑话?任官之权袁本来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安排,这种事情和副总统有什么好商议的?无非还是在耍弄权术,想把中游局面搅浑,好攫取最大的利益。

而同盟会方面,现在也分成两大意见,宋教仁为首的议会斗争派是坚决主张黄兴不要就湖北查办使的位置。也要约束李烈钧的行动。通过参议会的行动来杯葛黎元洪。一切走法律程序,要是李烈钧出兵湖北的话。那真是名声扫地,中央大有理由可以出兵。他们还将袁世凯他们现在在尽量收罗部队,聚敛一笔战费的事实摆了出来。希望大家不要轻动。

至于黄兴他们这些和同盟会地方实力派有很多联络的人,却希望同盟会在南方还是有个整然的总机关,有一个完整的局面。前期他们希望保留南京留守这个局面,整合同盟会在南方的实力。而南京留守府因为北方断绝经济供应而黯然收场,是这些地方实力派人物最感到黯然的。

现在将鄂赣两省整合在一起的机会就摆在眼前,这些人物实在是心动得很。两省地势处中国之腰。年收入过二千万元。养五师兵力绰绰有余。不仅可以和下游的雨辰相庭抗礼。而且对未来中央大权的角竞,也就有了一个稳固的基础。

看着袁世凯始终抓着部队和地盘不放,还有雨辰风生水起的先例在那里。这些同盟会人物并不是没有醒悟。

雨辰快步走进了自己设在巡阅使署的作战室内。他这里也是江北军的大本营。他把这个大本营作战室称为“虎穴”,这个名称实在是有些恶趣味。不过他既然喜欢,也没人在这个事情上给他提什么意见。

蒋百里、司马湛、吴采、还有安徽江苏两个师的参谋长,皖南姚雨平师师参谋长。还有一众参谋军官,都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不过其他人都是在恭谨守候,只有蒋百里和司马湛两个人坐在靠窗户的椅子上,叼着从李章云那里收刮来的雪茄低声的谈笑着。

看到雨辰走进来,朝大家微微点头示意。大家也都看着他。雨辰这些日子来看上去又憔悴了不少,大家心里都明白,湖北这么复杂的局势,他们这个司令又想捞点好处,又想不惹什么大麻烦。小动作做了无数,难怪人看起来消瘦了不少呢。

既然在这个位置,这都是应该付出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