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伟大的胜利(第2/5页)

从训练上来说,日本军队的训练残酷程度,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但是遗憾的是,这种训练往往是过时的。而且由于刻意和欧战保持距离,日本陆军并没有得到现代化作战的实际经验和影响。他们的步兵还注重于射击和刺杀,部队的集结运动还有补给方式可以说还是处于日俄战争的时代——更刻薄一些,大概就是拿破仑战争的时代,唯一区别的大概就是他们有了弹仓式步枪和重机关枪,火炮也相对于那个时代比较新式吧。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他们都落后于时代。防御时构筑的阵地纵深比欧洲同时代浅很多,而且步兵过于集中一线。炮兵的射击支援方法还是老式的,更注重直接射击。进攻的时候,除了展开正面以大部队进行冲击,配合有限的迂回攻击,其他就乏善可陈。对火力的使用很不充分。弹幕射击,徐进弹幕跟进,突击部队的使用,都没有这样的训练。总体来说,相对于他们经过欧洲考验的部队,日军是支陈旧的军队。虽然他们勇气惊人,几乎不投降,而且可以忍受很大程度的艰苦。

而中国军队有着大约三万名经过欧洲战事考验的骨干,在东北作战的三个集团军当中,绝大多数的军官军士都经历的青岛战事而获得了大规模作战的经验。中国国防军虽然装备上很大程度依赖于欧洲美国的供应。但是在军事思想上,他们的训练在很早就注意了现代战争形式的改变,他们注重火力的发扬,攻击方式的变革,在中国远征军欧洲作战时就得到了体现。他们的参谋军人都头脑很新,而且锐气十足,很快中国陆军总参谋部就成了世界重视的对象,而日本方面,并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

从装备上来说,单纯比较大炮的数量。两军相差有限,中国三个集团军,大概有一千四百门压制火炮,日本六个军,也装备有一千一百八十门压制火炮。但是比起其他武器,日本的差距就很大了。迫击炮是大概二千一百五十对二百六十。机关枪是一万二千六百对四千四百。坦克装甲车是三百五十对十五(日本只有少量的法国造轮式装甲车,也就是汽车上面加了几块钢板而已)。飞机是二百四十二对六(中国陆航的第三联队后期加入了战场)。机动车辆是九千三百对八百七十……抛开海军力量不计,中国陆军已经全面压倒了日军的武器装备。当日本陆军主力还是步枪兵构成的时候,中国陆军已经初步变成了联合步兵(着重线为作者所加——译注)。现代战争的火力密度已经让士兵的勇气让位到并不十分重要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怎样有效的使用这种火力。在这样的火力优势之下,让中国军队的任何行动都变得有坚实的后盾。

特别是装甲第一师的出现,这支原定使用在欧洲的部队,他的出现震动了整个世界。对战壕体系的攻击,一下就有了一个现成的解决手段!当时在大英帝国也有少量的实验坦克,而且生产了不多数量的坦克作为秘密武器,准备投入到索姆河战役当中。西方和东方,同时开发了这种战壕机枪破坏武器,又同时用‘tank’这个单词作为对这种装甲战车的代号。让人怀疑是不是中国得到了英国的秘密援助。但是看看装甲第一师的表现,就知道这不可能是真实的。装甲第一师武装的两种型号的坦克,比英国的设计更合理,弹性悬挂装置创造性的使用,让战车的越野能力更强。可以转动射击的三十七毫米加农炮也比英国的五十七毫米的炮廓炮更加实用。更重要的是,装甲第一师的规模!他配合有同样履带前进的支援步兵和战斗工兵,还有载重卡车运输的火炮,作为一个师级单位单独使用,完全可以在打开突破口后巩固住阵地,而且能够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