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君前奏对(第2/4页)

既然天子问起,宁江自然也如实回答:“学生昨日已往长公主府上探望过,宵禁前方才离开。”

天子点了点头,又看向手中试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写得相当不错,母慈子孝之心,尽在其中。不过朕听说,你自幼丧母……”

宁江在阶下拱手弯腰:“学生虽自幼丧母,但依旧有孺慕之心,每每在梦中思念亡母,此诗,写的就是学生梦中的母亲。”

众臣子在一旁,尽皆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儿亲不待,可叹,可叹。大周王朝最重孝道,而这首“游子吟”,几可认为,古今宣扬母爱之诗词无出其右,“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大周王朝一向有异地为官的传统,便是这些官员,对游子之心,也是深有体会,此刻听到宁江的话语,自是感触良多。

天子再次额首,道:“下去吧!”这场“君前奏对”便算结束。

众臣子自然知道,天子问的如此简单,表示他对被问的学子早有定见,这一场问答,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宁江礼毕欲退,天子忽道:“等一下,还有一事。”

宁江站定。

宋劭在宝座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在铜州崆山之时,你给鸾梅送诗……那时你可是已经知道鸾梅便是朕的御妹?”

众臣子也不由得看向宁江,天子这话,已经是多多少少有些诛心之意了,如果此子是因为知道鸾梅长公主乃是天子之妹,是以献诗示爱,那他年纪轻轻,就有这般心机……

宁江却是面不改色,在阶下施礼道:“当日学生并不知道长公主殿下的身份。”

宋劭语气颇冷:“但是你与朕的御妹,只有一面之缘,她的年纪甚至还大你一些,你既不知她的身份来历,如何便有献诗之举?”

宁江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陛下既然问起,学生不敢不答。学生自幼丧母,从小缺乏母爱,那日虽然是第一次见到长公主,然长公主心地善良,品貌端庄,说话温柔,年纪还比学生大上一些,一看……就知道是很有母爱的人!”

宋劭:“呃……”

※※※

宁江摇着折扇,走在内城那纵横交错的街坊间。

作为第一个入殿面圣的学子,他出来的时间,自然也要比其他人早得多。

回想着刚才天子宋劭目瞪口呆,周围的大臣很无语的看着他的样子,宁江心中好笑。恐怕他们现在也已经认定了,他之所以会找年纪比他还大的长公主,是出自他自幼丧母,从来没有体会过母爱的孺慕情结……虽然某种程度上也不能算错啦。

既然要找,自然要找一个温柔的,不会跟小梦生出争执的,能够很好的承担起“长嫂如母”这一角色的人选。

散步一般逛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启圣坊。他抬起头来,看向天空。昨晚半夜,他隐约的觉察到,在这个方向的上空,出现了什么东西,但到底是什么,他却也说不清楚。

他立在那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就这般看了一会,沉思良久。

啪的一声,折扇一收,他负手往前走去。

到了长公主府,也不用什么正式通报,守门的侍女很快就将他带了进去。

来到后方的花园之中,他看到鸾梅静静的坐在那里,抬头看着天空。

走到她的身边,宁江道:“病还没有好吧?怎的就出来了?”

鸾梅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展露出笑颜:“已经好多了。”

宁江伸出手,在她的额头上摸了一下,见果然热度已退。

鸾梅略有一些脸红,不过昨晚穿成那个样子,被他搂着抱着,现在只是被他摸摸额头,自然也没什么。

宁江回过身,在她的身边坐下,与她一同看向亭外的远处,说道:“刚才在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