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帝国崛起 第五章 谁是赢家(第6/8页)

有人会说,这不要紧,让我们派出最博学的大儒和那些蛮夷说理便是。朕要说,有这样思想的人简直是狗屁不如,在草原和荒漠上成长起来的那些游牧民群,只信奉‘铁与血’,尊崇强者为王,他们才不管你什么礼不礼的!只要你文弱,他就敢欺负你;如果你文弱再加上很有钱,那你就更倒霉了:他们会不顾一切的侵略你、掠夺你,抢走你的财产、杀死你的亲朋、强奸你的妻子,在这样的野兽面前,只有强大的军队才会让他们惧服,一切礼仪都是苍白而不值一文的!

另外,儒学具有排他性,看不得其它学说的兴盛、也看不得武风的成长,这样慢慢地如果让儒学一家独大,就会不可避免地使国家丧失创新力,陷入文弱和呆板的境地!

从以上儒学这些缺点来看,单纯的儒学亦不能作为治国的主要方略!”

众法家闻言大喜,儒、道都被扶苏批倒了,就只剩下法家了,却不料扶苏一席话,又让法家众人傻了眼。扶苏又道:“至于法家,我秦国尊崇了数百年,朕的感慨亦是很深,朕也说说它的优缺点!

法家的优点在于:秩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秩序,否则没有秩序的话,无论你什么理论学说,都是白搭,都无用武之地。

有了法,百姓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大多数百姓们都没有什么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用法才能让他们遵循一种秩序、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就是法家的魅力!它是无论什么学术的最根基部分,只有以法家为底,诸派学说才能发展壮大!

但是现在的法家是不是就是很完善的呢?不是,它的缺点也有很多!就是过于苛刻和残暴,朕不怕自我批评一下,我秦国之法确实过于苛刻,所以朕一即位就立即废除了不少的苛法,让百姓们轻松了很多!但是它的缺点还远不止如此,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现在的法家想用严法来代替道德,认为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法来规范,用法来约束,这就过度扼杀了世人的天性和自由。以法家治一诸侯国尚可,治一殃殃大国就明显不足了!所以,前朝诸般暴乱,皆因此而起,故以现在的法家来治国,那也是亡国之道!”

一时间诸家学者俱各傻眼,儒、道、法一样学说都不行,那国家总不能就靠墨门、纵横、和兵家来治国吧,那不一样要完蛋!周至起身道:“那陛下认为何种学说可以治国?”

扶苏道:“朕适才说过儒、道、法三家都用、但不全用!朕的意思是说,去除儒、道两家学说中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一些虚夸漂渺的东西,取其精要,再加以改进保存我国尚武、进取之风,这样便以儒学为主、道学为辅,形成一个新的学派,以进行治国和治民!这是德育!而新派学说朕打算统称为‘道德论’!

另外,法家也不可弃,因为它是诸法之基。但是法家要分清楚,哪些是法该管的事情,哪些是法不该管的事情。该法管的要大胆立法管之,多多益善;不该法管的,便交由‘道德论’来德育!

这样,诸卿应该就明白朕的意思了,将儒、道、法三家去杂存精、加以修正后,我秦国实行的治国总论就是‘德法并存,各司其职’,既以‘道德论’规范百姓的思想,而法家则规范百姓的言行,这样有张有弛,百姓们就不会感到日子难过了!诸卿以为如何?”

众学者闻言俱各惊愕,被扶苏这个胆大至极的构想惊得呆了。法家倒没什么,虽然法学要有所变动,但根本利益并没有被触动,地盘也还稳固,新学说‘道德论’侵吞的百姓思想这一块,他们原本就管不着,所以都没有吭声,只有儒、道两家都有些急了。

袁盎起身苦着脸道:“陛下,这如何使得!虽臣听陛下真言,认识到我儒、道二家俱有些缺陷,但也不用合二为一吧!?若如此,我等它日故去,岂有脸见圣人乎?”这一说,不仅儒家学者赞成,便是道家学者也是一致同意袁盎的意见,不愿意双方学派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