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大秦西域战记 第八章 驻屯(第3/4页)

“是!”陈汤点了点头,拍了拍马,驰向营地传令,心中暗道:“李大人真不愧是带惯兵的,真是谨慎,自己以后要多学着点。有道是‘小心无大错’,毕竟这是行军打仗,疏忽不得。”

……

这一夜,秦军好好休息了一下,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的确,一般状态下,哪个毛贼吃了熊心豹心胆,敢来打一千正规官骑的主意。

第二天一早,精神饱满的秦军渡过小河,向银川城进发。

很快,路上便有了人烟,但多是一个个人口不多的小村庄,看房屋还很新,应该多是近年来新迁入的中原百姓。

而村民们也是十分的质朴,看见朝庭的军队到来,都友好地打着招呼。凡有军队问路或者饮水,都好客地予以满足。

村庄外,一亩亩良田也被开垦出来,在中原比较紧缺的耕地,在这里却是非常的富足。

保守估计,每个村庄的村民都可以分得十亩八亩的,不禁让家境贫寒的陈汤大感羡慕:如果这是不是边塞,有风险,倒是一个定居的好地方。

“大人,这里似乎很安详,没有多少流寇骚扰的痕迹。”看了半天,渐近中午了,陈汤忽然道。

“嗯,这是位于银川东南,有银川城做为凭障,当然安全得多。据报,匪患最严重的,当数北面和西面,那里是匈奴溃兵和流寇经常潜入的地方,十村九破,已经很少有人居住了。”李旷叹了口气,脸上有些忧伤。

“可恶,等我捉到这些浑蛋,一个个都得千刀万剐。”陈汤恼怒起来:做为保家守土的军人,无力保全百姓们的安定,简直就是最大的耻辱。

这时,忽然有一骑斥堠前来回报:“启禀上尉大人,前方五里外就是银川城,银川驻屯上尉刘章大人已在前面迎接。”

“噢,随我去来。”李旷忙一振精神,拍马而去。

陈汤赶紧率亲卫队紧紧跟了上去。

果然马群奔驰了一小会,前面道旁就有十数骑正在翘首以待。

“哪位是刘大人?”李旷远远地大叫。

一位三十多岁,长相粗旷的将领跃马而出,大声道:“我便是,前面是李上尉吗?”

“正是。”李旷连忙住了马,客气地道:“劳烦刘大人出城相迎,久等了。”

“呵呵,你我份属同僚,应当的。城中已备好酒宴,专为李大人接风,请吧。”刘章显得非常豪爽,大有古秦之风。

“那李某就不客气了。”李旷也不扭捏,大笑一声。

“好,爽快,咱们走。”刘章大笑,勒转马头。

李旷便驱马与刘章并骑而行,陈汤等人和刘章的亲卫队在身面跟着,一行人有说有话地例迈向银川城。

不多时,银川城的城墙已经在地平线上遥遥在望,只是尚有些模糊。

但越过一个小小的平岗后,视线猛然开阔起来,数百步外,银川城赫然在目。

此时的银川城,和后世的银川市并不是同一个位置,而是规模也小得多,看起来,周长不过十里,人口也就是一两万人。不过,城墙高耸,几近八米九高,而且全由青石砌成,雄壮险峻,端得是一座边塞坚城。

李旷不禁赞叹道:“好一座边塞雄关,看来,刘大人这几年没少下工夫啊。”

“哈哈……”刘章得意起来,笑道:“这都是托了灌婴将军的福啊,原来银川这城很小的,比现在差多。”

陈汤在一旁听得奇怪,忍不住问道:“刘大人,这是为何?”

刘章乐道:“旧年,灌婴将军奇袭匈奴右部夏季营地之后,横渡漫漫沙海,从银川归国,陛下对银川就重视起来。为防止有敌军从此秘道再入我西北边境,所以陛下就调我新筑银川,屯守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