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自由落体般的国民经济

1991年的整个冬春季节,苏联的经济形势继续快速恶化。新的苏联内阁无法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总统办公厅处在瘫痪状态。社会主义阵营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在1990年就被破坏,现在遭到破坏的是各个加盟共和国之间,甚至共和国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波罗的海地区各个共和国和乌克兰相继宣布境内苏联企业属于本国所有,俄罗斯内部的亚库特和鞑靼也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政府不服从莫斯科的领导,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不执行第比利斯的决定,刚刚宣告成立的第聂伯河沿岸共和国也不愿隶属基希纳乌的管辖。运输石油和石油产品的传统线路也遭到破坏。哈萨克斯坦先是严格监督,然后干脆对谷物外运实行封锁政策。乌克兰停止向联盟经济项目拨转资金。俄罗斯尽管还在继续向最高苏维埃迟迟没有通过的联盟预算指定项目拨款,但也大幅削减了拨款数量。很多大企业,甚至整个工业部门继续按照原来签订的合同向国外出口产品,但却把外汇收人存在国外的银行里,谁也没向政府申请境外开立外汇账户的许可,尽管有关法规中都有这项规定。有人接二连三地提出成立叶尼塞共和国、西伯利亚共和国、远东共和国的建议,而且这些"共和国"的定位还不是俄罗斯的主体,而是苏联的主体,哈斯布拉托夫把西伯利亚分立主义者的行为称作"刑事犯罪",可戈尔巴乔夫却对此没有给予任何评价。俄罗斯议会和政府匆匆忙忙地将石油天然气田划归自己的管辖范围,打算要求波罗的海和外高加索国家用外汇支付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并且还要按国际市场价格定价。乌克兰通过了自己的反危机纲领,规定冻结工资,并降低对外贸易关税。联盟制定的有关税收、企业权益、各种收费的立法在乌克兰境内全部暂停执行。

苏联没有出台1991年联盟国民经济发展的任何计划。苏联内阁只是在1991年1月底向苏联最高苏维埃提交了一个非常模糊的《苏联经济摆脱危机的行动纲领》。在这个纲领的说明中可以看到这些内容:从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原则出发,1991年的苏联经济形势发展大概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国家经济由现有机制调节,不需采取专门的反危机措施。在各种力量和利益的现代平衡基础上,国内社会政治局势按照自然形成的趋势发展。

第二,所有加盟共和国、所有社会力量和运动都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反危机纲领。

第三,国家彻底放弃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彻底转向市场经济状态。

专家对这几种可能进行评估和核算以后得出以下几个结果。

第一种结果 由于罢工、生产停滞、进口必需原料、产品受到限制和国内局势不稳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国内经济形势将出现非常消极的改变,矫正这种变化需要几年时间。核算结果表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在1991年一年之内就降低大约20%。在这种下降趋势下,要使1992年的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是不可能的。积累和投资基金剧烈缩减,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下降15%~20%,退休群体所受影响最大。社会发展计划将被冻结,失业人口将达到1500万。毫无疑问,如果局势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在年底之前就会引起社会政治爆炸。

第二种结果 积极实施反危机措施可以避免经济的不可逆变化,并为1992年实现经济稳定提供一种可能,国民经济的生产和供应将会得到恢复,为1992年第4季度实现局势好转提供前提,国民收人降低幅度控制在10%~15%之间,工业生产下降在13%~18%之间,失业规模将缩减到可控的程度。

第三种结果 评估结果表明,向市场经济剧烈过渡将引起最大幅度的生产下降―全年可达到30%。大部分居民生活的下降将超过贫困线,失业人口将达到3000万人,事态如果发展到这种进程,评价居民的消极反应已经不可能,也没有什么意义了。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