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1991年8月19日

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最终决定是在1991年8月18日的午夜做出的。因此,“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向苏联人民发布公告的落款日期应是8月18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其他所有文件都是在8月19日凌晨3点之前签署的,其中包括将国家政权转交给“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和那些全权代表人物的1号决议。所有这些公告、决议、命令都在凌晨4点左右交给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塔斯社。当天早晨6点钟,苏联大众传媒的所有频道一起对外宣读这些文件。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各个州和区,以及莫斯科市的党政领导和普通群众都是通过这一渠道才获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的消息,只有某些特殊部门提前几个小时得到了通知。凌晨4点,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悄悄包围了叶利钦在莫斯科郊区阿尔汉格尔斯克村的别墅,并在这座别墅附近的所有路口布置了岗哨。凌晨4点30分,国防部长亚佐夫给各大军区、各军种和空降兵司令员,以及国防部所有副部长发去密码电报,命令所有部队进入临战状态。一个小时以后,亚佐夫又下达一项口头命令,要求坎捷米洛夫卡坦克师和图马摩托化步兵师的部分兵力进驻莫斯科。空降兵司令巴维尔·格拉乔夫接到调动图拉空降师进驻莫斯科的命令。

叶利钦8月18日一整天都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他此次访哈的正式日程已经结束,主人对宾客的热情款待使访问的非正式活动日程持续很长时间,以至于叶利钦专机的起飞时间一拖再拖。叶利钦访问哈萨克斯坦的准备时间不长,戈尔巴乔夫在8月18日早晨才知道这个消息,他觉得这可不是玩笑,由此非常焦躁不安。戈尔巴乔夫担心叶利钦将要与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的领袖就分立问题进行谈判,可能会给新联盟条约的签订提出新条件。叶利钦在哈萨克斯坦却对迟迟不能离开感到不满,他甚至怀疑这是纳扎尔巴耶夫从中作梗。叶利钦的专机在当天夜晚才飞抵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机场,回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别墅,叶利钦很快就躺下睡觉了。8月19日清晨,叶利钦的女儿塔季扬娜急匆匆地把父亲叫醒:“爸爸!快起来!发生政变了!”塔季扬娜接着对叶利钦说起“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还有亚纳耶夫、克留奇科夫等人的名字。叶利钦起初还不相信,他对女儿说:“你都说些什么?这是非法的!”鲍里斯·叶利钦:《总统手记》,莫斯科,1994,第79页。半小时过后,叶利钦的警卫局长科尔扎科夫匆忙赶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别墅,开始在别墅附近布置岗哨,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谢尔盖·沙赫赖、米哈伊尔·波尔托拉宁、格纳季·布尔布利斯和俄罗斯政府总理伊万·希拉耶夫随即都赶到这里。就是这些人,在8月事件中扮演了叶利钦左膀右臂的角色。别墅的电视可以正常接收节目,电话一切正常,甚至传真也畅通无阻。大家一起起草了《俄罗斯领导人告俄罗斯公民书》,要求紧急召开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还政权于戈尔巴乔夫,取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所有决议,举行全国无限期大罢工。叶利钦、哈斯布拉托夫和希拉耶夫在当天上午9点签署了这份文件,大家利用手头现有的地址将文件用传真发到外面。很多单位在接到这个传真以后,纷纷给叶利钦打电话表示声援。叶利钦不停地打电话,把人叫到自己家里或者去“白宫”开会。叶利钦自己都有些奇怪,他在这时候竟然能享受如此顺畅的通讯自由。他把这种自由归咎于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缺乏远见”。叶利钦后来回忆说:“我觉得,‘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那些老人,根本就无法想象新的信息手段的广度和深度,伫立在他们面前的完全是另外一个国家。他们按照‘党的做法’悄悄地组织人所不知的政变,可想不到会被一场完全公开的决斗所代替。”鲍里斯·叶利钦:《总统手记》,莫斯科,1994,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