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方不对证(第3/5页)

那宫女肚子里轻舒一口气,赶紧磕头答应,疾步退了下去。

……

此刻,圣瑞宫里琴声优越。

林婕妤端坐在一张古筝前,为正在翩翩起舞的德妃弹琴伴奏。宋神宗今日兴致盎然,林婕妤给了他一个全新的感觉,细想一下,竟然有五六年没有和这个当年和自己对酒当歌的女子好好地坐在一起说说话了,这么些年来,林婕妤更加成熟,也更加迷人,最主要的是,她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也知道对着自己的男人微笑了。所以,宋神宗取了一管洞箫,与林婕妤合奏起来。

以往两人恩爱之时,也经常这样琴箫合奏,尽管多年没有合奏了,却很快便配合自如,一点不觉生疏,倒是觉得很长时间不在一起,更觉默契了。

曲毕,宋神宗放下手中的萧,凝视林婕妤,缓缓道:“冰儿,你曲调中为何隐隐含有忧伤之意?有心事吗?”

林婕妤点了点头,记住德妃告诉自己,不要当着宋神宗面前说陈美人是不是,毕竟她现在还是宋神宗宠爱的妃子,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样不但不能让宋神宗替自己做主让杜文浩给母亲看病,反而让宋神宗觉得自己是嫉妒陈美人故意挑拨呢。

“是母亲病了。”林婕妤淡淡地说道。

宋神宗走到林婕妤身边坐下,搂住她的香肩,轻轻拍了拍:“朕平日里少了对你的关心了,她现在好些了吗,什么病?找太医看过了吗?”

林婕妤知道她现在的笑一定比哭管用,毕竟自己和别的妃子不同,用德妃的话说,那就是宋神宗见惯了自己冷若冰霜的样子,自己的微笑对宋神宗来说比那梅开二度还要稀罕一些,林婕妤勉强一笑,道:“找过太医看了,不过,太医说母亲的病很麻烦,他们也没有好办法,所以病情日重,但母亲劝我不要着急,只是俣儿见他奶奶总不见好,便天天哭着要我给找个好太医。”

俣儿名叫赵俣,是林婕妤与宋神宗的儿子,是宋神宗的第十二皇子。

宋神宗道:“俣儿说的是,不行就赶紧换个太医看看。”

林婕妤心头一动,紧张地问宋神宗:“皇上说的是,皇上看换谁合适呢?”

宋神宗瞧了她一眼,迟疑片刻:“太医院这么多人,医术高的很多嘛。”

林婕妤眼巴巴望着宋神宗:“都已经换了好几个了,一般的太医恐怕都没辙了。得找医术最高的才行。”

宋神宗又瞧了林婕妤一眼,微微皱眉,沉吟不语。

德妃看得出来,宋神宗当然知道林婕妤说的医术最高的是指杜文浩,但是,他不接腔,显然并不太想让杜文浩去给林婕妤的养母冯氏看病,究其原因,只怕还是陈美人搞鬼,说她病还没好,离不开杜文浩。这完全可以理解,心爱的女人病了,当然要找最好的大夫,也希望最好的大夫给心爱的女人专心致志地瞧病。

不能让宋神宗先开口把这条路堵死!德妃赶紧插话道:“皇上,杜大人听说皇上手心容易出汗,所以配制了一种药丸,让我找机会献给皇上,我去拿来。”

德妃拿来一盒药丸递给宋神宗。

宋神宗接了过来,笑了笑:“嗯,不错,杜爱卿这眼力劲还不错。他的医术朕很信任。”

“那是,杜大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很有心得的。很多病都是别的大夫说了没治了,经他手就治好了呢。”

林婕妤垂泪道:“是啊,要是能有杜大人给我娘看看病那就好了,可惜母亲只是『始平郡君』,没资格宣召杜大人诊病,唉,臣妾生下俣儿和偲儿那几年,全靠她老人家帮着照料,那时孩子老生病,彻夜哭啼,我身子骨弱,熬夜坚持不了多久,全是母亲她老人家抱着孩子耐心哄,通宵达旦。那时候,我的奶水不足,又找不到奶娘,孩子饿得直哭,是母亲天天熬稀粥喂他们。孩子病的时候,母亲比我还急,抱着孩子到处找太医……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