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虽然是弟兄们情谊有(上)(第3/3页)

可是伍祥本人,却是蔡锋的旧日部下,用他来对抗蔡锋,让人很难相信是否会全力以赴。滇军入川,势如破竹,伍祥的旅开始向后退却,主动放弃险要泸水,转退往自流井,就让人觉得是故意卖放。

四川本土势力,对于陈二庵也不买帐。他曾任四川、云南两省讲武堂总办,川、滇两省军官,大半为其弟子门人,按说很有一番香火情分。可是袁慰亭排除异己的做法,又让地方的军头深为忌惮,生恐北洋军如当年的刘皇叔,一入西川,不肯再离,自己的土地钱粮,不是都归了北洋?

随同蔡锋起义的,包括武昌起事的主将熊武,他在袍哥里极有威望,四川的军队,又大半都是袍哥子弟,两下军队碰面,没人讲军令,只讲堂口规矩,山门切口。只要对的上话,就可以放行,甚至拖枪投降者都大有人在。

云南的部队刚一出动,贵州的督军刘世显在收到袁慰亭的三十万元军饷后,立刻翻脸,举兵附议独立。要求袁慰亭取消帝制,回归共合,并惩办祸首,否则必誓死捍卫共合制度。紧接着,为了表示自己对袁正府坚决的反对,云贵共合联军毅然决定打进湖南、广东,给袁贼以沉重打击。

李侠如挥师取广州,刘世显的贵军则攻入湖南,湖南本地的义勇军,也开始支持共合军。因为蔡锋是湖南人,在当地很有些影响力,贵军打出蔡锋团体的旗号,偏师入湘,不但没遭到地方势力的阻击,反而有人主动与他们合作,也是共合少有的奇闻。

川军第一师师长刘厚存起兵反袁依蔡,四川本土的袍哥势力,则因为熊武的关系,而对北洋军采取敌对态度。袁慰亭组建讨滇军进川,也算是高瞻远瞩,至少看的出来,以陈二庵而制蔡松坡的计划注定失败。

曹仲昆被委任为第一、二路军总司令,统帅第三、八、二十三等三个共合师进驻四川。又以马继增为第二路军司令,以第六、七两师又唐天喜第七混成旅,入湘作战。同时令两广巡阅,被加封一等郡王,因此绰号龙王爷的龙齐光,以两广部队取贵州,间道入云南,扪蔡锋之背,也就是第三路军。

军号吹响,战事拉开序幕,但是与山东会战不同。报纸上为袁氏摇旗呐喊的声音很小,举办的募捐门可罗雀。以京汉铁路收益为担保,发行的洪宪六厘公债,销售效果极差。即使打了对折,也没有人认购。

各省督军态度不明,虽然没人通电响应蔡锋,却也没几个人通电支持皇帝,申请出战。相反,倒是有报纸大谈和平发展,痛陈共合民穷财尽之局,迫切希望双方停止战争,以谈判解决问题。新华报上,还刊载了署名“王鲁”的一篇现代诗,名为:永别了武器。

等到得意楼摆开酒席,曹、孟、赵三人举杯同饮时,高升从外面送来了青岛的电报。赵冠侯只看了一眼,就转给曹仲昆“越来越热闹了。看来不看好陛下的人,是越来越多,你自己,手握兵权,何去何从,可要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