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矢如飞蝗(第2/3页)

“敌人们又动了,分出了部分朝着后门过来,他们跑的不快,好像在列队,分成了三排,每排大约百人,离此百步。”

眼尖的邢敖看得更真切些,在赵无恤授意下,开始向众人汇报敌情。他在姐姐薇献宝剑后,便被赵无恤特别照顾,当作“士”来培养,安排他进了计侨学堂,学过以目测距之法,如今便活学活用了。

“第一排的人披甲戴胄,半蹲在地,扛起了木盾;第二排拿着弓,开始抽箭,第三排的人举着火把,所以我才能看个大概……”

赵无恤闻言,心中了然。

对面百余把弓,若是一齐发射,那是相当恐怖的。

他猜测,敌人这是要借这个优势,先前行抛射火箭,让邑内乡卒忙着救火,民众惊怖恐惧。随后徒卒在冲锋靠近,或蛾附于墙垣,或以巨木冲击后门。

若是一切顺利,则不用一刻,就能攻破邑门!

看来对方的指挥者,也是个知兵之人,这些举措环环相扣,次序得当。但赵无恤既然料到了他的攻城法子,自然也有应对之策!

老子言:守弱胜强。这战场之上,强弱的优势,是在不断变动的!

他让传令的人四下呼喊道:“敌寇将要发射带火的箭矢,二三子,都注意躲避,小心勿伤,也勿惊慌。”

在“善守备”的羊舌戎准备下,望楼和后门处,颇有些可以躲避的地方。众人都乖乖地照做了,穆夏带着乡卒紧紧贴在有木檐的墙上,国人们则钻到了瓦屋背面。

“准备好水桶、牛皮、还有湿土,随时准备扑火!”

这是赵无恤让井等负责辎重的人,早已准备好的一些东西。

“望楼上分到了新弓的材士,上弦!邢敖拿着锣,继续盯着来敌,等人到了九十步就猛敲!”

这不比在靶场射箭,黑夜里瞄准和目距会大受影响,还得考虑到风向的作用。想要造成乡邑混乱,敌人就得将火箭尽量射进来,就得凑近了再抛射释放。所以,精于箭道的赵无恤暗暗估计,对方弓手至少得前进至八十到六十步的距离才行!

而成乡的材士们,站在望楼上瞄射,虽然射程赶不上抛射,但因为高度优势,所以和对面相差无几。

赵无恤手里特制的滑轮弓,更是在九十步外造成杀伤!虽然此物制作困难,无法量产,做的不多,但好歹也有三四把随时备用。无恤早已在后门望楼上,寻了两个善于远射的材士伍长,将此利器交予他们使用。

“那三排人动了,在一步步往前挪!”

“九十五步!”

被选中的两名材士屏住了呼吸,绷紧了肌肉,随时准备起身。

“九十步!”

“哐!”邢敖话音刚末,便重重地敲了一下手中的锣。

“起身,瞄准了火光射!”随着赵无恤的一声喊,另外两座望楼的材士也应声而起,双臂开弓,朝着那排火炬前后射了过去。

而赵无恤的速度还更快些,在两名材士箭矢刚刚离弦时,他的箭,已经飞到了九十步外!

射没射中,赵无恤也看不清,他只知道,那一排明晃晃的火把,已经有一支掉到了地上,随后被人踩熄,升起了淡青色的细烟。

另两名材士的箭,也造成了同样的效果。

三人不再低头隐蔽,而是这高度和技术造就的死亡距离上,不断撒放开弓,肆意施射。

对面的弓手和兵卒,大概没料到会在九十步时便遭到攻击,还造成己方一死一伤,不由得惊骇莫名。

而且,那门楼上的箭还没完没了起来,三个射手像是约好了一般,你歇我放,你放我歇,所以能连续不断。

他们瞄准的方向遍布三列横队,虽然整体看来威胁不大,但却让持盾的甲士防不胜防。弓手和在后持火炬的人心里惶恐,队列一时间有些慌乱,前进便要迎着利箭,后退则会被军法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