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炮打好莱坞(下)(第2/4页)

“压路机”能够出现,也要感谢海军,几年前,由于各国开始疯狂海军军备竞赛,帝国皇家海军也被卷了进去,在敌人炮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海军开始清理库存,准备节约每一分钱用于新装备的投入,就将一直积压在仓库内的203毫米舰炮卖废铁回炉。

203毫米舰炮,曾经是上世纪帝国海军的主力舰炮之一,储备数量非常大,加上备用炮管总计有120门之多,原本海军淘汰后准备拿来作为岸防备用的,但在海军确定下重炮最小口径为305毫米后,连岸防都用不上了。

考虑到数量庞大,很多还是新的,回炉当废铁实在是太可惜了,就有人提出是否能将这批舰炮改改,用于陆军超级大炮计划,当时陆军正在搞“战锤”自行炮,超级大炮也开始研制,所以得到了消息后很感兴趣,立刻从海军那里接手了这批舰炮。

开始时,陆军准备搞的是类似105毫米炮的拖曳式,但后来发现实在是太重了,卡车拖起来很费力,所以干脆和战锤一起搞成自行炮。

恰好陆军也正在研制6对负重轮的大型装甲底盘项目,就把两者合并了起来,才有了今天的“压路机”。

“压路机”采用的是海军前L40/203毫米舰炮,但经过了较大改动,因为舰炮和陆军炮结构上是不一样的,而且装甲底盘是不可能承受海军舰炮那种后坐力的,所以加装了炮口退制器,发射时不再使用海军全装药模式,使用半装药,射程由原来海军最大15000米,下降到了12000米。

看似射程下降了很多,但比起“战锤”却远多了,何况当时海军底部排气增程弹还在最后实验,陆军型甚至还没定型,再加上“压路机”使用的炮弹也是原来海军库存中改进来的110公斤高爆弹,装药十足,威力巨大,可以轻松对付大型坚固工事,所以“压路机”当之无愧成为了陆军“第一炮”。

不过要发挥“压路机”的威力也比较麻烦,尤其是装弹更棘手,110公斤炮弹可没人搬得动,所以陆军部还利用M3猎豹地盘改装了专门的炮弹填装和输送车,不仅在上面装了简易吊臂等填装设备,还可以储存12枚炮弹和发射药,这才解决了难题,不过最主要的炮弹输送还是要靠卡车。

说到底,卡车才是陆军仅次于枪支大炮后最急需的装备,即便美国铁路网发达,但要想利用起来没那么容易,所以卡车运输就成了关键,目前国内的所有汽车厂已经全部停止了其它车辆生产,集中力量制造军用卡车,由于汽车行业发展跟上了世界脚步,尤其是发动机上还领先,也使得帝国拥有了目前世界第二制造速度,每年可以达到10万辆,仅次于美国的12万辆。

看着“压路机”的炮管开始抬起,已经成为了集团军参谋,开始接触一些高级别文件的傅作义比普通士兵更清楚,今天的皇家陆军中,“压路机”其实已经算不上第一炮了。

随着底部排气增程弹的陆军型小批量交付,“战锤”在使用底排弹时射程已经可以达到近20公里,所以陆军决心摆脱对空军和海军强火力的严重依赖,开始追求一种炮兵30公里火力圈压制能力。

为了这个目标,陆军又拿出了另外两种超级大炮,一种是利用海军L45/305毫米舰炮改进来特重型大炮,而另一种更加变态,可以被看成是德国正在秘密研制的超级大炮的新华版,拥有203毫米口径,27米超长身管,使用公斤标准炮弹时,可以打出足足75公里远!

不过据说陆军部并不满意,因为根据机密情报,德国的类似大炮可以打出120公里远,所以陆军正在要求改进,但对这两款大炮陆军显然热情不高,它们已经被列入了技术研究和储备中,因为它们都是运输和使用极不方便的轨道炮,所以陆军部目标已经转向了射程远,速度快,威力十足的火箭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