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换枪,夜访(第2/3页)

杨朔铭看着这柄同样是德国原装货的毛瑟盒子炮,刚有些犹豫,小姑娘立刻把眼睛瞪了起来。

“拿着!”她象是有些生气地说道,只是声音不象以往那么大。

杨朔铭不由自主的接过了这把枪柄上拴着鲜艳红绸的盒子炮,唐九妹看着他将自己的枪放进枪匣,开心地抿嘴一笑,将杨朔铭给她的枪也放进了自己的枪匣。

在巡视结束之后,一行人回到了云石寨,唐璟给杨朔铭等人安排好了住处,便去审问那两名抓到的受伤刺客去了。

唐璟给杨朔铭安排的是一间精致典雅的上房,里面的陈设比起当初黄侍尧给他的新房可以说差不了多少,而让杨朔铭感到惊奇的,是在房间里竟然还有一个摆满了各类书籍的书架。

杨朔铭信步来到书架前,翻了翻上面的书,这些书除了古典诗词和儒家典籍和线装书外,便是一些小说,在那些小说当中,杨朔铭找到了一本名叫《新中国》的书,不由得很是奇怪,他翻开书读了起来,立刻便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

这本《新中国》的作者名叫陆士谔,《新中国》应该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了。这部小说之所以令杨朔铭感到惊叹,是因为在网络时代的他,看惯了架空历史的小说,却没有想到穿越到了过去之后,竟然还能读到前人写的类似题材的作品。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内容光怪陆离,充满了奇幻的想象。书里构画了实施宪政四十年后中国的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而让杨朔铭感到吃惊的是,书中写的好多重大事件,在未来竟然都变成了现实,象书中就提到“万国博览会”(世博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了举办此次盛会,中国政府专门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而且还修建了地铁(书中称为电车隧道)!有趣的是,书中还讲述了在讨论建造电车隧道的施工方案时,还发生过不同意见的争执。有人建议在地下建造(地铁),有人提议建造高架铁路(高铁),在经过多方讨论和听取了大量意见之后,多数人认为在市内建造高架铁路火车行驶噪声太大,而且高架铁竖柱影响市容和百姓生活,最终决定建造地下电车隧道。

杨朔铭对于陆士谔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印象,他只知道收入中学课本里的以抗击英法联军入侵为背景的故事《冯婉贞》是他写的,被收到了《清稗类抄》当中,结果后世很多人都把这个故事当成了史料多方引用。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还有如此优秀的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传世。

中华民族在什么时候其实都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中国之所以步入近代以来落在了西方的后面,更多的是多种历史原因偶然聚合在一起造成的结果。

历史的前进和发展,总是充满了偶然!

自己出现在这个时代,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偶然!

而自己会不会将这个时代,代入到这本书中所描绘的那个新中国当中去?

正当杨朔铭沉浸于陆士谔书中描绘的新中国带给自己的无限遐想之时,门口却传来了两个人的脚步声。

“杨先生还没睡?”来人看见了屋内的烛光,在外面问道。

“没有呢。”杨朔铭转身到门口开了门,看到的是一个身穿朴素的灰色长袍手拿白纸扇的文士模样的高个子中年人,年纪约有四十多岁左右,而在他的身后,站着的竟然是唐九妹。

“原来是傅先生和九姑娘。”杨朔铭认得此人是唐璟的军师傅鸿儒,不由得愣了一下,有些奇怪他为什么会和唐九妹在夜里一起拜访自己。

白天杨朔铭和唐璟谈话及巡山的时候,傅鸿儒并不在场,杨朔铭最早和唐璟父女相遇时,也没有见过他,但他后来经过调查知道,天云山能够有现在的规模,这位傅军师在里面起的作用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