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杜邦家族的合作项目(第2/4页)

杨朔铭一行人下了汽车,在杜邦公司接待人员的引领下,进入到了这间古色古香的别墅当中,而当杨朔铭来到会客厅时,立刻被周围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中国瓷器吸引住了。

这间客厅的装饰风格,带有明显的法国凡尔赛宫的味道,极尽富丽堂皇,但加上了这么多中国瓷器的衬托,便少了很多浮华之气,多了一丝典雅。

杨朔铭的目光落在了摆在茶几上的青花大瓶上,当“超级电脑眼”给出的分析结果显示它们竟然是明代永历年间的瓷器时,杨朔铭不由得暗暗心惊。

除了这些贵重典雅的瓷器,杨朔铭还注意到客厅里摆放着数件精美的乾隆时期的中国玉雕摆件,而在客厅的正中央,是一幅巨大的油画,画面上是一位凝睇微笑的美丽女子,女子身穿典型的中国古典服饰,但人却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这幅画用色清新亮丽,人物勾画细腻入微,表情神态生动传神,让人一见便无法忘怀,显示出绘画者技艺的高超。

而让人吃惊的是,这幅画虽然看上去年份不长,但上面却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也没有作者的签名。

看着这幅漂亮的油画,杨朔铭禁不住在心里发出一声深深有叹息。

很明显,绘画者应该是一名技艺精湛的油画高手,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因此才会画出如此美妙的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作品。

而时至后世,越来越多的哈这个哈那个的年轻一族,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根。

“真对不起,让将军阁下久等了。”

附着一声略带歉意的英语问候,一名年岁不大的美国人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了客厅里。

杨朔铭回过神来,转头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面前的美国人,眼前的美国人年岁不大,穿着一身黑色的西服,戴着一幅金丝眼镜,尽管他的衣着看起来很是朴素,但杨朔铭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他身上的行头都是一流巧手的手工制品,价值不菲。

来人脸上带着充满和气的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不用介绍,杨朔铭就已经能够猜出来,他应该就是埃耶尔·杜邦,杜邦家族的后起之秀了。

事实上,“超级电脑眼”通过对来人的形象分析,已经给出了杨朔铭肯定的答案。

“欢迎将军阁下的光临,希望这里能让您感觉象在家里一样。”埃耶尔·杜邦注意到了杨朔铭脸上的惊讶之情,微笑着说道。

杨朔铭明白了这位杜邦家族的掌舵人为什么要在这里接待自己,不由得为他的煞费苦心暗暗感叹。

这个小小的细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杜邦家族得以在美国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我的家里可没有这么多的珍宝。”杨朔铭笑了笑,用流利的英语回答道,“不过,正象您说的,我在这里,的确感觉到了无比熟悉的气息。”

埃耶尔·杜邦听到杨朔铭竟然用英语作答,眼中闪过一丝惊奇之色,但转瞬即逝,几乎无人能够觉察。

几个人分宾主落座,一位衣饰考究的仆人为客人们端上了饮料,和以往不同的是,他送上来的,不是美国人经常喝的咖啡,而是清香四溢的中国香茶。

“这间庄园当年是属于一位英国绅士的,后来被我买了下来,我本人酷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保留了这里的全部装饰和物品,”埃耶尔·杜邦说着,指了指周围装饰的中国瓷器和玉器,“它们都是这里原来的主人的收藏品,后来我又增加了一些。”

“看得出来,您也是一位收藏家。”杨朔铭含笑答道。

“瓷器是中国人的一项造福于世界的伟大发明,我收藏的这些瓷器有不少就来自于中国江西省的景德镇。”埃耶尔·杜邦笑着说道,“我听说将军阁下就来自于江西,您应该对它们比我更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