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魂断异乡(第3/4页)

在中国远征军到达欧洲参战后,德军很快便领教到了部分华军精锐士兵装备的“五十响”的厉害,德军将领意识到了轻便的单兵速射武器在战场上的巨大价值。而此时德国军方正在寻找一种能够打破堑壕战僵局的战法,经过多方研究论证,德军将领首创了“步兵渗透”战术,即经过特种训练的德军突击队跟随延伸的炮火从敌军防线薄弱处向内渗透,避开设防坚固的要塞,不与守军纠缠,而迅速向纵深穿插,破坏敌军的指挥系统和炮兵阵地。这种新战术要求突击队员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猛烈的火力,德军装备的笨重的毛瑟步枪显然不能满足要求。而华军配备的“单兵自卫速射武器”(德国人给中国“五十响”起的名字)是一种很好用的自动武器,德国著名军械设计师施梅瑟受此启发,在追求近距离的猛烈火力的设计思路下,研制成功了MP18式冲锋枪(中国士兵称为“花机关枪”)。

MP18冲锋枪全长815毫米,枪管长200毫米,枪重5.2公斤,装弹量为32发,射速每分钟450发。MP18采用开膛待击的自由枪机式原理,由于其部件加工主要靠机床冲压成形,尽量减少了旋、削、磨等工序,对机床的精密性要求降到了最低,使其生产成本和工艺都得以大大降低,可以很方便地快速大量生产。由于该枪只能连发射击,因此还设有专门的保险机构,并采用了蜗牛式弹鼓供弹。

MP18冲锋枪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该枪发射9毫米手枪弹,虽然射程近,精度不高,但非常适合单兵使用,由于具有较猛烈的火力,加上易于生产,所以得以在德军当中迅速装备起来。一支MP18冲锋枪加上数枚手榴弹,便成为了德军突击队员的标准装备。德军在实施“渗透作战”的时候,常常是每两个冲锋枪手配备一个带小推车的弹药手,再加上背满手榴弹的掷弹兵,带着手枪和磨尖的工兵铲的近战兵,以及背MG08机枪的机枪手,组成一支突击小分队。这样一个小分队在从协约国军队防线的薄弱处渗入后,在遭遇近战中的火力之猛烈,常常令协约国军队难以抵挡。这也是为什么德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胜利的原因之一。

此时的袁克定,曾经不离左右的那支杨朔铭送给他的“五十响盒子炮”在打光子弹之后,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现在他手中只剩下了这支礼品金手枪,用这样的一支枪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搏斗,最后的结果不用想都可以知道。

看着德军士兵开始搜索起农舍来,袁克定在内心挣扎了一番之后,终于放弃了以“太子”之尊和德军士兵拼命的打算,他慢慢的直起身来,双手高举,从门口走了出去。

看到袁克定的身影出现在了农舍门口,德国人全都吃了一惊,立刻将手中的“花机关枪”转向了他。

“别开枪!别开枪!”袁克定大声的用德语喊着,一边高举着手里的金手枪,一边跛着脚向前走去。

就在他话音刚落的时候,一名德国士兵手中的“花机关枪”便冲他开火了,这时他身边的一名德国士兵似乎反应了过来,猛地用手推了他一把,将他的枪口转到了旁边。

一连串的子弹从袁克定的身边飞过,打在身后农舍的砖墙上,袁克定的腿不由得一软,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

德国士兵们冲上来将袁克定团团围住,一名德国士兵高声喝骂着踹了他一脚,另一名德国士兵则伸手揪住了他的头发,将他从地上拖了起来。

袁克定手里的金手枪被德国人一把夺下,没等他再说什么,一名德国士兵用枪托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头上,袁克定感到双目一阵眩晕,不由自主的又摔倒在了地上。

伴随着一声尖锐的吼叫声,德国士兵们停下了手,迷迷糊糊浑身战抖的袁克定被一只有力的手从地上拉了起来,袁克定感到有什么东西从头顶流了下来,热热的,粘粘的,他伸手摸了摸,放到眼前看了看,立刻看到了手上的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