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打疼敌人(第3/4页)

此时的赵二虎已经从军有些时候了,而且经历过山东抗击日军战火的洗礼,他和他手下许许多多的赣军官兵一样,面对敌人的时候,本能的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昂扬和自信,而这种气质,在中国军人的身上,已经消失很久了。

而此时此刻,赣军官兵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些不一样的东西,正潜移默化地感染着粤军的将士们。

在完成了对江防要塞的占领之后,赵二虎所在的先头部队没有停下来,而是紧紧的展开了追击。

登岸后站在一处高地上的徐元锦,拿起挂在自己胸前的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向远处的树林溃逃的敌人。

因为杨朔铭大力改进军备的关系,早在战前,徐元锦所部就得到了大量的“人和”公司自行生产的仿制德国“卡尔·蔡司”式望远镜,以赣军现在的规模,基本每一个基层指挥官都能够配备一个,这相对于中国目前的军队营级军官甚至团级军官才能配备一个望远镜的标准来说,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但杨朔铭对此并不满足。此时的徐元锦并不知道,杨朔铭打算在一两年后技术条件一旦成熟,就上马中国自己更为先进的光学仪器厂,而且是要采用后世的高科技标准来生产最先进的光学仪器。

溃不成军的桂军涌进了树林,而尾随追击过来的赣军士兵们则在树林边停止了追击。徐元锦看到几名军官聚到了一起,在相互嘀咕着什么,不由得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

赣军所在的位置离桂军可能隐藏在树林里狙击阵地大约有800多米的距离,那些比较有战场经验的赣军军官显然不是瞎子,他们应该是已经注意到了敌人在树林里设置的狙击阵地。

由于情报工作的得力,加上曾经和桂军是友军的粤军提供的情况,对于桂军可能采用的战术,赣军官兵们心里都有数,因此在桂军逃入树林之后,赣军官兵们并没有冒失的进去追击。

桂军官兵多是土匪出身,多年的劫掠生涯使他们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而且精于丛林作战和游击作战,针对此类情况,和土匪们打了多年交道的徐元锦当然不会让自己的部队轻易的吃这样的亏。

“通知炮兵,目标,前方树林,火力覆盖。”

此时面对装备低劣的桂军,徐元锦根本不想保留什么实力,他准备直接让身后的炮兵将敌人的阵地一次性地来个火力覆盖。

可能是受了杨朔铭“多用钢铁,少流鲜血”思想的影响,在徐元锦的眼中,对于那些和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老兄弟以及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这些新兵,有着一种分外的珍惜。

在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人仅具备了小学文化,但在现在这个时代,放眼整个中国,又有哪个省能找出这样的“高学历”军队?就象杨朔铭经常说的那样,战争结束以后,还需要这些人开汽车开飞机开轮船,培养一个这样的战士所付出的时间、金钱和心血,并不比培养一名军官少。

现在因为杨朔铭的关系,徐元锦虽然对钱已经没有心疼的感觉了,但是他心疼这些和自己朝夕相处了这么久的战士。

接到了命令的炮兵很快便开火了,一发又一发的炮弹落在了那片不大的树林当中,一团又一团的火焰腾空而起,紧接着便是大团大团的黑烟。

看到树林变成了一片火海,徐元锦的心里不知怎么,并没有太高兴的感觉。

他知道,在这样的炮火攻击下,隐藏在树林里的人能活下来一半就算不错了。而当炮击结束,步兵进入林子之后,等待这支桂军的,就只有覆灭的命运。

仗虽然打得很痛快,但徐元锦却感觉不到那种痛快淋漓杀敌的畅快感觉。

难道是因为这些被打死的,也同样是中国人?

现在的他,非常理解杨朔铭为什么要想到多使用“银弹”而不是炮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