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联省共和亦是路(第4/4页)

梁启超听出了杨度话里的讽刺之意,他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但他的眼中,却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丝得意和自信之色。

他没有告诉杨度,国会之所以能够重开,和他的研究系和段祺瑞之间的合作,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段祺瑞虽然是军人出身,但也知道用文人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而且段祺瑞曾留学德国,对西方的代议制也甚是推崇。段祺瑞也希望能够在中国推行代议制,因此在很早以前,就和梁启超、汤化龙为首的研究系展开了密切的合作。

研究系的前身,是进步党,在民元国会时,进步党是除了国民党之外的第二大党,是从晚清时期的立宪派发展而来,在各地颇有根基。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身亡后,梁启超以他的生花妙笔,在引导舆论方面,给了段祺瑞以很大的支持,甚至于连他自己的老师康有为都骂到了。在段祺瑞上台后,研究系和段祺瑞的合作可以说进入了蜜月期。在段祺瑞“平乱”期间成立的临时参议院,就是在研究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段祺瑞重开国会的意图,也得到了梁启超的大力响应,而新一届国会的体制乃至选举办法,也是梁启超等人一手弄起来的。

梁启超等研究系大佬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在历经“弘宪帝国”和南方叛乱之后,原来的包括孙氏中华革命党在内的属于国民党的势力已经冰消瓦解,不成形了,而交通系虽然财力雄厚,但并不象一个政党,也没有多大的政治抱负,国内目前能够称得上大党的,就剩下研究系了,因此研究系有望在新一届国会当中,独占鳌头,成为第一大党。

作为研究系的首脑人物,梁启超希望能够在国会选举胜利之后,真正的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洗雪当年激进的“戊戌变法”不成而导致国家动荡所带来的耻辱。

“此次重开国会,有几件事,还需要卓如你多加注意。”杨度看出了梁启超心里在想什么,提醒了他一句。

“愿闻其详。”梁启超收敛了思绪,脸上现出了关注之色。

“段芝泉此人,可为将而不可为相,更不可为帝,”杨度说道,“他虽然倡议重开国会,但他心里想要的,是一个能听他话的国会,这一点,我想卓如心里应该清楚。”

梁启超听了杨度的话,微微一愣,然后显得有些勉强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