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走火(第2/4页)

在“九?二八”事件后,杨朔铭接替段祺瑞出任边防督办,为了不让民众时时刻刻回想起这次不堪回首的惨案,杨朔铭将边防督办府的办公地点设在了家里。

“不会总是这个样子的。”杨朔铭闭上了眼睛,深深吸吮着从妻子半裸的娇躯上散发出的幽香,感受着这温馨的一刻,“以后就好了。”

“可惜我帮不了你太多。”黄韵芝轻声呢喃着,“帮手再多一些就好了。”

听到她说的后一句话,杨朔铭想起了独守空房的傅卓瑶,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叹息起来。

到现在为止,傅卓瑶嫁过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二人之间,却始终没有夫妻之实。

杨朔铭对妻子爱情的忠诚和后世带来的根深蒂固的一夫一妻观念,加上傅卓瑶情感世界有意无意的封闭,在杨朔铭和傅卓瑶之间划下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她那里,你还是要多过去几趟,别冷落了她。那样不好。”黄韵芝象是明白杨朔铭在想什么,轻声在他耳边说道。

“我知道。”杨朔铭的心里涌过阵阵暖流,他用力抱了抱她,脱出了她的怀抱,“我走了。”

“嗯。”黄韵芝点了点头,松开了他,杨朔铭将被子给她盖好,转身离开了卧房。

看到杨朔铭的身影出现,曦雪立刻迎了上来。

“哪里来的电报?”杨朔铭问道。

“是海军部转过来的。”曦雪答道。

听了她的回答,杨朔铭象是预感到了什么,眼中的淡红色光芒又开始闪动。

二人来到了电报房,一位工作人员看到杨朔铭出现,立刻将一份电报交给了他。

杨朔铭打开电报仔细地看了起来,这份电报的内容应该是并不长,因为曦雪注意到杨朔铭似乎把这封电报反复看了几遍。

杨朔铭抬起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又看了看电报的发出日期,对曦雪说道:“我们马上去海军部。”

尽管杨朔铭的语气一如平日的平淡,但曦雪还是感觉到了异样的气息。

“日本人竟敢提前下手。”杨朔铭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下克上’还真是厉害啊!”

1921年3月13日,凌晨5时30分。

“轰!”

一声巨大的炮弹入水爆炸声将林建章从睡梦中惊醒,很快,刺耳的警报声响了起来。

“将军!我们遭到炮击!是日本人打过来的!”一位军官跑来向林建章报告道,“请快上舰桥!”

林建章跟随军官来到了舰桥上,此时又一发炮弹呼啸着从岸上飞了过来,在距离“光荣”号战列巡洋舰不远处的“平海”号水上飞机母舰旁爆炸,溅起了高高的浪花。

虽然对于日本人可能先动手有所准备,但当看到日本人竟然真的动用从俄国人手里抢来的海岸炮向己方舰队射击时,林建章愤怒之余,还是感到有些惊讶。

此时,在岸上的炮台里,一位象是在督战的日本军官正跳着脚大声地叫骂着。

“又没打中!你们这些笨蛋!饭桶!赶快!继续射击!”

在他的高声喝骂下,炮台指挥官的脸变成了猪肝色,但他没有回嘴,而是大声的向部下喊着作战命令。

“穿甲弹,药包四!”

在火炮地阱内的日本炮兵军官大田健五郎大声的喊道。

大田健五郎本是日本海军“丹后”号战列舰(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俘虏的俄国战列舰“波尔塔瓦”号)上的炮术士官,在到达海参崴时借调到各个要塞出任训练教员,帮助接管要塞的日军炮兵掌握要塞炮的操作使用。尽管俄军要塞内的254毫米地阱要塞炮和海军的舰炮完全不同,但是日本陆军的将领们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愣是要求和陆军一向不和的海军派人来帮助操炮,多亏在要塞里还有被俘的十几名前俄罗斯要塞炮兵军官,他们出于对苏维埃政权的痛恨,自愿加入到了帮助日军的行列里。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日本炮手才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俄国要塞炮的基本射击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