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帝国荣誉(第3/4页)

“首相希望朕怎么做?让他们说朕又一次精神错乱了吗?”大正天皇叹息了一声,说道。

听了大正天皇的话,原敬先是目瞪口呆,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大正天皇说的是实情。

“请皇太子到御文库等候接见,朕要和皇太子商议一下,”大正天皇看着原敬,平静地说道,“首相先请退下,商议的结果和朕的决定,朕会让宫内大臣代为告谕,首相以为如何?”

原敬默默的向大正天皇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了。

此时的原敬,已经大概猜到这种商议的结果最后会是什么了。

奉天,火车站。

枪声渐渐稀落下来,一轮惨淡的圆月高高的挂在空中。空气灼热而刺鼻,在日军构筑的防御工事里,到处都有燃烧还未熄灭的余烬在闪动,在一些临时构建的简易阵地上,飘散着一阵阵粮食、橡胶、木材和人肉烧焦的糊臭味。

高桥阳一少佐从废墟中艰难地站起身来。

这是一座利用车站仓库构筑起来的临时工事,此时的工事大部分都已经坍塌,许多掩体已经被炮火夷为平地,一门被炸坏的日本小型火炮就翻倒在废墟上。高桥忍着身上的伤痛,大喊了几声,而空荡荡的阵地上根本没有人回答他。

这意味着,他所带领的作战小队可能已经全部光荣“玉碎”,坚守阵地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就在几天前,还是木材商人的高桥阳一,被守备队的军官告知,数万中国军队很快将向奉天城的日本军队发起全面进攻,由于日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只能收缩据点固守待援,而一些外围阵地,将交给日本侨民守卫。

当时旅居奉天的日本侨民人数很是可观,银行家、商人、投资者、学生、知识分子、浪人、僧侣、流氓、妓女,形形色色各色人等都有。他们的职业和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来自同一个国家,结成一股共同的势力进军中国市场。但问题是,现在要打仗了,生意肯定做不成了,日本是个有爱国尚武传统的国家,于是妇女和老弱病残都被疏散回国,剩下约有数千名日侨男子则志愿留下来组成了“自卫队”,拿起武器协助军队进行战斗。

在一开始,日本侨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局部对抗。

长久以来,由于官方和一些民间团体的刻意宣传,中国军队在日本人的心目中,被塑造成了世界上最为无能的军队形象,在日本人的印象里,几百名日本帝国的军人,就可以将上万人的中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1915年的那场和中国的局部战争,日本虽然失败了,但这种印象并没有改变。因为在那次战争中,日本军队让进攻的中国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如果不是因为鼠疫的爆发,日本那时很可能就会战胜中国。

但这一次,情况似乎起了变化。

前来进攻的中国军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他们昼夜不停地实施洪水般地凶猛攻击,让防守中的日本自卫队员们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怖。对日本自卫队员来说,他们毕竟都是业余军人,许多人从来没有进过军营,因此战事一开就伤亡惨重。高桥阳一曾经在海军服过役,被委任为小队长,他的小队仅在两天的时间里就伤亡了一大半。但是自卫队员们仍然互相鼓励着坚守阵地。

“凡我军民,当忠勇杀敌,扬我国威,伟烈丰功,永载帝国怆煌煌史册!”

记得那一天,高桥和自卫队员们听到了神圣的天皇来自于国内的“最高指示”,高桥和他的小队抬头仰望着日本的方向,全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就在这一天,他们英勇地为天皇而战,直至“玉碎”,没有一个人后退和临阵脱逃。

地面突然传来了轻微的不易觉察的震颤,让人觉得仿佛很遥远的地方正在通过一列载重很大的火车。但是很快这种响动就好象水波涟漪一样的渐渐扩大,仓库的断壁残垣开始晃动,房顶支架发出格格的呻吟。高桥阳一仿佛惊醒一般的猛然打个哆嗦,然后从掩体里探出身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