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海空大战“首映式”(第3/4页)

吉田清风中将成为了这场战争一开始,被中国军队俘虏的第一位日本高级将领。

三天后,福州,长清机场。

中国空军第四航空大队的“汉德利?佩季”轰炸机五十架正奉命从长清机场起飞,经台湾海峡至基隆轰炸日本舰队。

“汉德利?佩季”轰炸机是现在中国空军主战机型之一。由于这种轰炸机在同广东革命军的战斗中进行过如入无人之境的表演,因此其优良性能为中外人士所看好,当然,它们的战斗力,还需要在对外战争的实战中接受检验。

此时少尉机长董金涛正全神贯注地驾驶着轰炸机在云层里穿行。

这一天的海面上有一层薄雾,一座座海岛在机翼下面的云端中时隐时现,中国轰炸机群开始了编队搜索,隆隆的马达声在空中发出阵阵的轰响。

根据侦察情报,日本战列舰“相模”号就应该停泊在基隆港,并有日本巡洋舰或者驱逐舰护航。中国轰炸机得到的命令是攻击并炸沉“相模”号及其它日本军舰,彻底消灭敌人舰队,解除在台湾的日本海军对中国沿海的威胁。

轰炸机群飞到台湾海峡的时候,并没有停止在空中的搜索,虽然海面上并没有看见敌人舰队的影子。

在发生了日本舰队在公海炮轰中国渔船的事件之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提高了警戒,而由于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目前全部集结于北方,准备同日本海军主力决战,无法南调。为了防止日本在台湾的海军舰队再做出同样的恶行,中国人不得不改变了战斗策略,将飞机这一抗敌利器利用了起来。

董金涛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努力的看着海面。

当时的这种大型轰炸机尚未配备先进的搜索设备,机群编队飞行和搜索主要依靠飞行员的目力观察配合。十分钟过去了,就在董金涛感到有些失望的时候,副大队长宋文凯忽然在前面摇起了飞机翅膀。这个信号就是警告说,下面发现目标,准备战斗。

看到宋文凯的信号,董金涛不由得精神一振。

尽管这位中国空军的少尉军官己经不是新兵,但是他还是感到自己好象头一次参加战斗那样的紧张和亢奋,浑身的血液热辣辣地直冲脑门。他甚至觉得自己牙齿在格格发抖,紧握操纵杆的双手也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阵类似疟疾发作时的短暂痉挛。

董金涛少尉是黑龙江人,不久前曾有消息传来,日本军队曾攻占北安县城,他的家所在的村子被日本人全部烧光,他的父母和家人以及未过门的妻子因此下落不明(最大的可能是被烧死了)。这个不幸的噩耗如同雷击,使这个在中国传统家庭长大的农民儿子接连几天肝胆俱裂痛苦万状。

复仇是一种可怕的精神动力。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东方民族朴素而又深远的传统信念如同两排尖锐的锯齿,一刻不停地咬啮和折磨年轻飞行员尚不成熟的思想和大脑神经。

副大队长带头拉起机头左弯爬高。这是准备俯冲轰炸的动作信号。其余飞机紧跟编队,一架接一架爬上云端,准备借助阳光的掩护对敌舰发起进攻。

此时,董金涛却不顾一切地猛压着自己飞机的操纵杆。

在他的操纵下,巨大的轰炸机好象一匹离群的野马,它没有服从命令爬高而是脱离编队径直钻进云层。少尉自行其是的理由很充分:敌舰肯定已经发现中国机群,集中轰炸不如分散偷袭。一种要率先炸沉敌舰的强烈冲动紧紧攫住少尉的心,促使他擅自决定从低空对敌舰发起出其不意的攻击。

轰炸机的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响,高度仪的指针在迅速回落,灰蓝色的海水好象一堵灰蒙蒙的高墙那样突然在他面前清楚地竖起来,空军少尉听见自己的心脏在飞机俯冲的巨大轰鸣声中快乐地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