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日本“多炮塔神殿”的毁灭(第2/4页)

在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撤离后,“胜利”号和“民权”号开始集中火力轰击“山城”号,而此时的“山城”号似乎也知道了末日即将来临,开始了困兽之斗。在日本水手的疯狂努力下,竟然扑灭了舰上的大火,并且又恢复了两座主炮塔的射击能力。

但日军官兵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挽救这艘战列舰毁灭的命运了。

尽管遭到了两艘中国战列巡洋舰的攻击,但“山城”号的舰长大谷幸四郎为了在“山城”号沉没之前争取最大的战果和为“扶桑”号上阵亡的司令官永田泰次郎中将报仇,下令集中全部火力,只攻击“胜利”号。

可能越是在最后的时刻越是能超水平发挥,“山城”号的最后几轮齐射可以说异常准确,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至少有10发356毫米炮弹击中了“胜利”号,使得“胜利”号从头到尾火光冲天,但令日本人感到惊讶的是“中国战列舰”的主炮竟然似乎不受影响,仍然在向外喷吐着致命的火舌!中国战列巡洋舰的抗打击能力不但远远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也令舰上的中国人对设计这艘军舰的本国的设计师的功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远在承德的杨朔铭应该是打了不止一个喷嚏),同时也让舰上的美国人对本国造船厂的精良工艺感到脸上有光。

尽管如此,“山城”号的垂死反噬还是给“胜利”号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舰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凹坑和破洞,舰员们拼命地进行着修补工作。而就在这时,又一发“山城”号射来的356毫米炮弹击中了“胜利”号的舰体中部,猛烈的爆炸让舰体发生了巨大的震颤,很多在舱内的舰员被震得东倒西歪,一些人撞在了舱壁或者机器上,弄得头破血流。可能是震动使供电系统出现了故障,结果造成了连锁反应,整艘舰立刻丧失了电力供应。无线电、火控系统、炮塔回旋系统、提弹机和通讯一下子全部失效,火炮也锁死了。“胜利”号在这一刻竟然丧失了战斗力!舰长斯科特上校在战后总结道:“这一事件造成的最大影响是心理上的打击,当时官兵们都感到相当的震惊和沮丧,电力的中断让舰员感到好象成了瞎子一样。更糟糕的是,我们的敌人仍然存在,我们面对着的那艘日本战列舰还不肯沉没,而散布在周围的日本驱逐舰并没有清理干净,如果日本人在这时向我们发动鱼雷攻击,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此时在“民权”号的舰桥上,代理舰长福克斯海军上校也注意到了“胜利”号的异常。他刚刚听说和“胜利”号失去了联系,他意识到他必须做些什么,他所掌握的这艘巨舰可以决定这场海战的胜负。于是他当机立断下令“向右转”并加速,高速抢到“山城”号舰尾的“T”字阵位上,此时海面上到处都是舰体燃烧的残骸,“民权”号的这一位置将自己的舰影映在残骸燃烧的火光中,让“胜利”号和自家的轻型舰艇不至于误认成敌舰。福克期的这一改变航向的果断命令决定了日本人的最终命运。

在整场海战中几乎毫发无损的“民权”号再次向“山城”号倾泻着致命的弹雨,“山城”号的炮塔一座接一座的被敲掉,从头到脚被打得一片大火,剧烈的爆炸使这艘本来已经中了鱼雷的战列舰伤势更重,很快,“山城”号便出现了倾斜。

一发“民权”号射出的406毫米炮弹直接命中了“山城”号的舰桥,冲击波裹挟着弹片和火焰横扫而过,舰桥之内非死即伤,不久“山城”号的倾斜达到了45度,大谷幸四郎舰长终于下令弃舰,但是大部分水兵都拒绝服从命令,仍然留在舰上坚持战斗,但此时这艘巨舰的伤势已经无可救药了。大约10分钟后,“胜利”号的供电系统被休复,重新加入到了战斗当中,跟在了“民权”号的后面,两舰对“山城”号构成了一个大大的“T”字,她的几轮齐射将“山城”号最后的几门火炮也打哑了,看到“山城”号所有的主炮都停了火,出于节省弹药的考虑,“民权”号和“胜利”号中止了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