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金融大战的序幕(第4/4页)

张雅婷的情报还提到,英国在美国白银政策的压力下,为了自身在中国的金融利益,甚至建议推动中国改变白银本位变成发行纸币,因为中国要发行纸币也必须与金融实力最强的英国和控制白银最多的美国货币挂钩。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真正做到货币自主,不受制于人,没有特殊的历史机遇,和额外的巨大代价,是不可能成功的。”杨朔铭沉声说道。

“可你刚才说过,那样做是我们都得上断头台!”梁士诒嘶声嚎叫了起来,全没有了当初叱咤风云的“梁财神”的风度。

“凡事皆有两面性,有时候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杨朔铭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奇怪的笑容,“梁公知不知道,自晚清以来直到现在,我国的金融其实从来就没有自主过?”

听了杨朔铭的话,梁士诒不由得愣在了那里,他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看到梁士诒那似是而非的表情,杨朔铭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这位“梁财神”的学识,其实离真正的银行家,还差得很远。

为了在这个时代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杨朔铭深刻研究了中国的金融发展史。按照他的估算,1880年中国的国民收入约为27.8亿两白银,老百姓的税赋约占当时大清帝国的国民收入的3.2%。以此税率推算,根据1903年中国的国民总收入约为32.8亿两白银估算,甲午赔款和庚子赔款总计的6.5亿两赔款债务约为1903年国民收入的20%,比后世某一时期中国的2.9万亿元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21.6%)还低一点。从这一角度看,晚清的财政与国债状况并不比后世的差。所以仅仅从数额上讲对外战败是不会让中国崩溃的。但问题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没有现代金融体系及相应的金融衍生工具,中国所有的流通的白银只有6至11亿两,因而在这样的巨额外债下,造成了白银对外贬值的同时对内升值,西方列强的这种货币侵略极大的掠夺了中国的资源,使中国每年外流的财富约达四个《马关条约》的赔款。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未能有效的建立自己的金融体系的原因。

让西方列强们放弃这样的巨额利益,使中国获得金融独立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无异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