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小杨才露尖尖角(第2/4页)

“其实你们注意到没有,日本人设想同美国的战争是在1946年爆发,那是不是他们认为,在1946年之前,便会先行消灭掉我中华海军?”

“有这个可能性,只是,这只怕又是日本人的一厢情愿。”

“我想知道的是,日本人靠什么来消灭咱们中华海军?咱们中华海军现在是没有巨型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了,但现在没有,不等于开战时不会有。”一位军官挤了挤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

听了他的话,其他的军官全都会心地一笑。

对于“海军假日时代”的中国海军的真实现状,没有谁比他们这些人更清楚的了。

“日本人上一次在‘釜山海战’中吃了大亏,他们想要报复,要么建造超级巨舰,要么就是航空母舰,依靠轻型舰艇打掉咱们,那是痴人说梦。”

“不错,日本人现在极为重视飞机和航母,航母方面,华盛顿条约和伦敦条约都没有规定日本海军航母的总吨位。在1930年时,日本海军已经拥有4艘航空母舰,即33000吨的大型航母‘盘城’、‘天龙’,7470吨的小型航母‘凤翔’、‘龙骧’,总吨位为80570吨。这4艘航母被编成为两个航空战队,分属第一和第二舰队。其中大型航母配备舰载战斗机24架、舰载攻击机12架,小型航母配备舰战和舰攻各6架。”

“日本人对外宣称‘盘城’和‘天龙’两舰的标准排水量为26900吨,而这两艘航母实际装备了10门8英寸炮,所以实际吨位要更大。日本人正在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舰,他们的‘贰计划’以华盛顿条约期满废止为前提,决定再新建2艘航母,即‘苍龙’和‘飞龙’,以及1艘‘凤翔’号的替代舰。另外再建造3艘小型航母的舰体,即潜艇母舰‘剑崎’、‘高崎’和‘大鲸’。”

“咱们中华海军的航母的进展,日本人想必是不知道的。要是他们知道了,怕是就不会弄出这些不着调的东西出来了。”

“日本人在巡洋舰方面的动向也值得我们注意,日本人在1918年的‘八八舰队’规划中,曾计划建造3艘7100吨级和6艘3500吨级两种轻巡洋舰。这批军舰将用作鱼雷巡洋舰和侦察巡洋舰。7100吨级轻巡洋舰后来发展为‘古鹰’型巡洋舰,而3500吨级轻巡洋舰的规格后来依次调整为4100吨、5500吨。从1920年到1925年,日本海军先后建造了‘球磨’级、‘长良’级、‘川内’级共14艘5500吨型中巡,这批巡洋舰都装备7门单装140毫米炮和三座三联装鱼类发射管,航速36节。1922年,日本舰政本部设计师平贺让和藤本喜久雄二人共同试制了‘夕张’号小型巡洋舰,以不到3000吨的吨位获得了与5500吨级轻巡洋舰相等的战斗力。由于这一试验获得成功,因此‘夕张’号成为此后日本海军各型巡洋舰的母型。14艘‘5500吨型中巡’加上排水量2890吨的‘夕张’号,日本海军的轻巡洋舰总吨位为7.43万吨,据伦敦条约的10.05万吨限额尚有2.62万吨的富裕,因此日本海军决定用这些吨位建造4艘8500吨级‘最上’级巡洋舰,以取代明治时期建造1930年至1931年退役的‘利根’级、‘筑摩’级轻巡洋舰。目前各主要海军国家的轻巡洋舰主炮口径大多是6英寸,德国为5.9英寸。日本海军出于日本人体质方面的考虑,在早期的轻巡洋舰上采用140毫米主炮,其炮弹重量为37公斤,轻于6英寸炮弹的45公斤,可以由单人搬运。伦敦条约规定轻巡洋舰最大主炮口径可达155毫米(6.1英寸)后,日本海军在‘最上’级巡洋舰上首先搭载了15门155毫米炮。”“就现在的日本海军而言,其主力舰改装之后的技术性能和武备指标并未与其他海军强国的同类军舰有太大的差异,而新建的巡洋舰已经鲜明地反映出强化武备的倾向。一万吨级条约型巡洋舰而言,日本海军‘妙高’型、‘高雄’型重巡洋舰主炮数量比大多数英国、法国、意大利海军的重巡洋舰多出2门,比美国海军除‘彭萨科拉’级以外的重巡洋舰多出1门,主炮塔的数量则是目前海军强国里最多的。此外,日舰的武器配备反映出重视鱼雷战的思想,在重巡洋舰上也搭载10多具大口径鱼雷发射管。不过,日本海军中武备强化思想实现得最彻底的,还是鱼雷战所用的驱逐舰和其他小型战舰。因为在这个‘九段作战’中,决战前夜的夜间鱼雷战对日本海军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建立强大的鱼雷战力量一直是日本海军的追求目标,所以日本人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很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