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菲律宾失陷(第2/4页)

明显的候选人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这个决定在6月22日即中国对日本宣战的当天已经作出,那一天,科雷吉多尔收到一封由罗斯福、马歇尔和陆军部长联合签署的电报,命令麦克阿瑟立即启程前往棉兰老岛,从那里转赴墨尔本,“你在墨尔本将统率所有的美国军队。”美国没有把这个即将采取的行动告诉澳大利亚人,因为麦克阿瑟的离开是担有风险的,最初这位将军执意不肯抛弃他麾下的官兵,甚至提出要辞职,或者“仅仅作为一个志愿者”重新入伍。他最后同意离开科雷吉多尔岛,但必须由他选择“最合适的时间”。九天以后,麦克阿瑟仍然呆在马林塔坑道的岗位上,他面容瘦削,内心痛苦,害怕由于没有履行和手下的士兵死在一起的诺言而有损颜面,丧失良心。

华盛顿的情报表明,他即将逃走的消息传到了日本人那里,日本人加强了他们的海上警戒措施,麦克阿瑟这才决定在6月31日夜乘鱼雷快艇离开科雷吉多尔岛,而不用等候正前来接他的潜艇。当天傍晚日落的时候,麦克阿瑟同他的妻子、小儿子和参谋部的17位部下一起来到碎石凌乱的科雷吉多尔码头,分乘四艘鱼雷快艇,他把最后一包香烟和两瓶刮脸膏送给温赖特将军,在移交指挥权的时候他许下保证:“如果我到达澳大利亚,你知道我会尽快地返回来,尽量多带些东西回来,在此期间你要守住。”

约翰?巴尔克利海军上尉指挥的这最后四艘鱼雷快艇,开始在黑暗中高速南下马尼拉湾,越过600英里波涛汹涌的大海,直下棉兰老岛。晚上他们避过了日本巡逻艇,白昼时刻在库约群岛躲藏起来。这是一次耗尽体力的艰难旅程,62岁的麦克阿瑟将军称它是“一次闷在混凝土搅拦机里的旅行”。经过35小时的航行,麦克阿瑟一行在第二天晚上抵达加雅甘德尔蒙特波罗种植园,他们浑身湿透,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幸好活了下来。当晚,将军一行饱餐了一顿自从两个月前离开马尼拉以来从未尝过的丰盛饭菜。棉兰老岛的南部已被日本人占领,北部仍由35000名菲律宾部队和中国志愿军部队守卫着,因此,只过了两天,从达尔文港起飞的一架“飞行堡垒”轰炸机就来把他接走。经过5个小时的颠簸飞行,麦克阿瑟到达澳大利亚,他还要乘火车穿过澳洲大陆内地的沙漠,经历另外4天使人筋疲力尽的旅行。在阿德莱德车站,他第一次被一窝蜂似的记者围了起来,他向他们作出了恺撒式的保证:“我来了,但我将回去!”争夺巴丹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温赖特将军恳求提供援助,现在是由麦克阿瑟接受这一恳求了,他发现突破日本封锁向巴丹提供支援是办不到的。他能提供的只有诺言。在科雷吉多尔岛,美国士兵议论的“一英里长的”救援船队始终未见到达,使他们更加感觉到被抛弃了。但中国参战的消息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在马里韦莱斯山前线散兵坑里,半饥饿的美国和菲律宾士兵几个星期以前就把最后一批驮马和骡子杀死吃光了。营养不良带来了疾病,同这些疾病作斗争使兵员逐渐枯竭,而他们还要抗击敌人不断发动的进攻,保卫自己的阵地。疟疾在巴丹岛上已经成了流行病。一些士兵骨瘦如柴,脚气和痢疾这样的消耗性疾病使他们身体极度虚弱,甚至连枪都举不起来。这种可怕的情况在一个星期之后,由从中国台湾岛起飞的中国运输机避开日本战斗机的拦截运送来的大量物资的到来才有所缓解。“如果日本人胆敢进攻科雷吉多尔岛,他们将会发现我在这儿,不管我接到什么样的命令,我都会在这里坚持战斗。”温赖特将军对他的士兵说,他在得知麦克阿瑟逃跑的消息后,试图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在后来的三个星期中,日本人巴丹岛上艰难的军事行动也暂时停止了,因为本间雅晴的攻势也由于给养不足和疟疾横行而被迫停了下来。麦克阿瑟竟然能够逃走,让东京的帝国大本营大为恼火,陆军参谋本部派遣服部将军率领另外一个师团前往菲律宾发动新的进攻。1942年6月底,15000名日军和340门火炮,在180架轰炸机的支援下,作好了对巴丹岛最后一道防线发起最后进攻的准备。“这次进攻没有理由不获成功。”本间雅睛在7月2日写道,他知道,如果这次进攻失败,他肯定要丢大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