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战场启示录(第3/4页)

8时30分。

敌人的火炮不停地向我军射击。躲到哪儿,都没有生路,到处都是炮弹,只有在菩萨脚下才能得救。

14时40分。

残酷的战斗在继续着。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亡,多少人受伤……射击一直不停。

11月21日。

中国空军大批飞机轰炸我们的阵地,火炮也不停地射击。在轰炸和炮击以后,敌人的步兵投入冲击。死亡人数不断增大。晚上敌人的飞机轰炸我们的后方。

11月22日9时30分。

敌人的步兵开始冲击,敌人机枪猛烈开火。我们处境极为危险,我们胆颤心惊。士兵们的情绪糟透了。所有军官都死光了,我被任命为连长。这事使我非常不安,一夜都睡不着……”

“就在这个时候,福田的日记中断了。”

“当时日军大力在士兵中灌输反对我军的思想。我们的军队被说成是技术落后,在作战方面相当于1915至1920年战争时的旧中华帝国军队的水平。因此,日军士兵看到在桑叶河战斗中,遭到我军坦克、飞机、炮兵和组织良好的步兵部队的突击时,完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

“日本军政当局告诉士兵,他们当了俘虏也得被枪毙,而且在枪毙以前还得折磨个半死。应当承认,这类宣传在当时对日本士兵是起了作用的。但是,事实粉碎了这些谎言。”

“我记得11月里的一天,天刚亮,我在观察所,带来了一名已被蚊子咬得不象样子的日本俘虏兵。他是被梅青侦察团的侦察兵在芦苇丛里抓到的。”

“我问他,是谁在什么地方把他搞成这个样子的。他回答说,他和另一个士兵昨天黄昏受命躲藏在芦苇里,暗中监视我军的行动,但没有给他们防蚊用具。连长命令他们在芦苇中不许乱动,以免被发现。夜间蚊子袭来,他们咬紧牙关忍受着蚊子的叮咬,一动不动地直呆到第二天早晨,生怕被发现。这个俘虏兵说:‘可是支那人一喊话,端起了枪,我就举手投降,因为我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折磨了。’”

“我们非常需要了解他被俘的那个地区的日军情况。为了使他开口,我命令给他半杯马奶酒。使我吃惊的是,他看了看这杯酒,然后说:‘请您先喝一口,我害怕中毒。我父亲只有我一个儿子,父亲开一个百货店,当然我是他唯一的继承人。’”

“我们的翻译说,根据日军当局发给士兵的‘手册’,士兵应当口喊‘万岁’英勇死去。俘虏笑了笑说:‘父亲嘱咐我,要活着回去,而不是死了回去。’”

“1942年11月30日,侵入西伯利亚边界的日军第6集团军被全部歼灭。张作霖元帅来到我们部队表示衷心感谢,他感谢华夏战士以自己的鲜血证实了他们对所承担义务的忠诚。我军的毁灭性反击,使日军一个集团军的精锐部队遭到前所未见的全军覆没,迫使日本人放弃了侵略念头。”

“蔡锷元帅在1942年11月7日的命令中写道:‘桑叶河战斗的参加者——普通军人和指挥官获得了真正的荣誉。参加桑叶河作战的军队,表现出英勇和自我牺牲精神,卓越地执行了战斗命令,应受到嘉奖。’”

“我们英勇的飞行员们树立了大无畏精神的典范。一次在追击日军机群的时候,战斗机飞行员华夏英雄刘航英发现自己指挥官王凯的飞机掉队了。刘航英在向逃窜的敌机打了几个点射以后,暂停追击,开始寻找不知下落的飞机。他在最后一次进行攻击的地域的上空打圈子,他发现那架飞机坠落在日军范围内的草原上。刘航英向下飞,进行超低空飞行,他看见王凯躺在飞机旁边。很明显,是飞机出事了。怎么办呢?刘航英不顾在敌人后方降落的极大危险,毅然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救出自己的指挥官。正如我们在民国时代已经确立的信条: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