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自杀攻击(第3/4页)

是中国人的飞机前来空袭。

火车下的人得了近便,纷纷四散逃跑,或卧倒于田边地头,或藏身在沟坎河岸之下。难就难坏了已经挤上火车的人们,盼星星盼月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得车上宝贵的一席之地,如果下车防空,岂不等于前功尽弃将胜利果实白白断送了么?

因此车上的人都硬着头皮不愿下车。胆小的见别人不挪动,便也壮了胆子不动,每个人都心存侥幸,巴望敌机驾驶员看清这是一车手无寸铁的难民而不是军队。有个有国际知识的日本医生在车顶上铺开一面自制的红十字会旗,好让中国飞机遵循国际惯例回避民用列车。

但是这回他们恰恰想错了。

12架从中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中国“标枪”式舰载攻击机排出整齐的队形飞临车站上空,他们的任务原本是寻找和轰炸军用目标。但由于天气阴暗,地面的车站列车虽然历历在目,但红十字会旗和难民的身份却难以识别。哪怕能够识别,对于每一个被复仇的冲动包围的中国军人来说,他们是决不愿意放过面前这个打击敌人士气的大好机会的。你们日本大和民族不是万众一心吗?你们不是众志成城全民效死吗?既然你们的政府敢于宣布向中国开战,那么就应该让你们全体国民懂得侵略的代价意味着什么!

因此当中国飞行员发现地面的列车目标时,他们无疑个个感到精神亢奋喉咙咕哝作响,一种类似把敌人赶进屠宰场的快意极大地刺激着中国军人绷紧的大脑神经。轰炸敌国火车是上级下达的命令,军人只管完成任务而不管道德,研究道德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的事,所以中国飞机几乎无需任何战术动作的掩饰,就一架接着一架朝目标直接俯冲下来。投弹,扫射;拉起来,再投弹,再扫射,如此循环往复。机枪喷吐火舌,炸弹一枚接一枚落入车站,有的炸弹竟直端端钻进车厢里,炸得里面的人血肉横飞鬼哭狼嚎,火车站顿时被淹没在一片粉红色的血雾和遮天蔽日的火海中。

这场血腥屠杀历时约半个小时,两列火车被炸脱轨,车站内外到处是人的断肢残体,许多尸体已不可辨认。

日本陆军航空兵第22轰炸机大队的官兵是从当晚的广播里得知长崎火车站惨案的不幸消息的。

对受害一方来说,轰炸平民当然是一种违反人道主义的野蛮行径,理应受到国际舆论谴责。但是战争本身即是屠杀,没有人道可言,因此任何对于战争的道义谴责和正义言词同战争的行为相比,都是苍白无力和微不足道的。

分队长河野中尉由此感到某种无言的自责。

虽然平民列车遭到轰炸并不是他的过失,并且陆军航空兵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攻击敌人舰队,但是惨案的发生本身就包含着强烈的责备和期待。

如果军人不能消灭敌人,保护自己的妇孺儿童,那么国家和民众供养军队又有什么用处呢?!

河野洋太,萨摩人,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父亲为政府高级官员。也就是说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当的高,享有许多令人羡慕的特权。三十年代社会上留学经商风气很盛,许多官僚纷纷把子女送到国外去读书。河野洋太大学毕业后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从军的道路,跨进帝国航校的大门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1943年10月29日,佐世保,前敌机场。

天气继续放晴,早晨天刚蒙蒙亮,日本陆军航空兵第22大队的飞行员们便全体集合,他们刚刚接到了命令,要求他们紧急起飞,前去轰炸前来进攻的中国舰队。

“……要让敌人懂得,大和民族是不好随便欺负的!向敌人的航空母舰开火,炸沉它们!”指挥官愤怒的声音在机场跑道宁静的上空嗡嗡震响,“……战争是要流血的,但是大和民族不怕流血,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