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失误的代价(第2/4页)

中国人怎么敢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他们怎么了?难道真是一群疯子?斯大林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在桑叶河战役和龙三角海战之后,中国实际上已经消除了一条战线,而且决心以主要兵力对付俄国人,而不是象德国人对法国那样的打一场闪电战。斯大林的思想在寻找一个于他有利的借口:也许这不过是军人们面对大规模的挑衅而张皇失措吧?也许这不过是北京想要检验一下自己力量?

斯大林走进专供他使用的入口,上楼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在穿过接待室时,他对面色苍白的波斯克烈贝舍夫匆匆说道:“请大家立刻来……”

政治局委员们和候补委员们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进来了,他们谁也不说话,斯大林没有同进来的人打招呼。

屋子里是一片令人难受的沉默。波斯克烈贝舍夫请来的人在桌边就坐,他们是安德列耶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米高扬、加里宁、什维尔尼克、贝利亚、马林科夫、沃兹涅夫斯基、谢尔巴科夫。莫洛托夫进到屋里后,感到不仅是斯大林,而且全体“党的最高层”都在紧张地注视着他。外交人民委员走到自己的座位跟前,用沙哑的嗓音挤出几句话:“中国政府已经向我们宣战了。”莫洛托夫看了一眼手里的纸片,补充说:“中国人在形式上有一个标准的借口:中国决定预先防止我国正在准备的进攻……”

静默仿佛变得浓重而又粘滞了。斯大林在桌边坐下,看了莫洛托夫一眼,他忽然想起,半年以前就在这间屋子里,莫洛托夫从柏林回来后信心十足地报告说:“德国在同英国及其盟国的斗争中寻求我们的支持。应当等待他们的对抗尖锐化。中国人坐卧不安……有一点是清楚的——他们害怕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我想我们有时间来巩固东部的国境线。不过要分外小心,因为我们是在和一个野蛮的国家打交道……”

斯大林又看了一眼莫洛托夫,不过这次是目露凶光了。心头的不安越来越强烈。斯大林感到自己被厚颜无耻地欺骗了。也许,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和信心不足。“领袖”已经习惯于事态按照他的意志发展。他不想让这些唯唯诺诺的战友们看出他的弱点。大家都在等着听他的看法和吩咐。

朱可夫开口了,打破了令人难堪的沉默。

“斯大林同志,您允许报告一下局势吗?”

“说吧。”

第一副参谋长瓦图京中将走进办公室来。他简要地报告了局势,其中没有多少新消息,在猛烈的炮轰和空袭之后,华军的大部队在东北方面和东面的许多地区侵入了苏联领土。许多边防小分队在第一次战斗中就遇上了庞大的中国战争机器,他们牺牲了,但没有放弃阵地。中国的空军在不断地轰炸各个机场。总参谋部眼下也没有掌握其他更具体的材料。办公室中所有在场的人甚至没有料到后来事态的发展有多么急速而充满悲剧性。

斯大林显然有些不知所措,对谁都有气。他为前景莫测感到担心。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政治局委员们在他办公室里几乎待了一昼夜,等待着边境上传来的消息。他们只是偶尔出去打个电话,喝口茶,活动活动身体。大家都很少说话,都暗自希望这只是暂时的挫折。没有人怀疑中国人将遭到应有的回击。党的最高级领导成员们可能议论过,边境地区的恶战会打上一两个星期。在一定时期内战争可能是阵地战,直到红军给予侵略者毁灭性的回击为止……

马林科夫的文件夹里有一份总政治宣传部的命令草案——《近期内红军中政治宣传的任务》。这份命令是在总军事委员会会议和斯大林1943年5月5日给军事学院的毕业生讲话之后着手起草的。“领袖”明显地暗示:战争在将来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准备“无条件地粉碎帝国主义的中国”。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这份命令(他终于没能在战争爆发前批准它)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