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惊慌失措(第2/4页)

从4月3日早晨起,斯大林还抱有的幻想开始迅速烟消云散。他两次试图和巴甫洛夫本人取得联系。但两次东方方面军司令部都简单地回答说:“司令员下部队了。”从方面军参谋长克利莫夫斯基赫少将处也得不到一点确切的消息。于是产生了一种可怕的猜测:司令部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而且控制不了事态的悲剧性发展。

而东方方面军司令部的确在一昼夜之后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巴甫洛夫这位方面军司令员从司令部所获得的零星消息中,在战争爆发后的第4天才明白了:敌军的快速集团两三天后就能从东北和东南方向逼近鄂木斯克。在突出部作战的方面军所属第3和第10集团军各部队处境艰难。它们受到两翼迂回,一部分甚至被敌军绕到了后方。在这种情况下,巴甫洛夫决定退却看来是正确的,因为他看到在鄂木斯克方向还留有一条50至60公里宽的走廊。但要实现这个决定却极其困难。在这个时候,巴甫洛夫大将签署了在这场战争中的为数不多的命令之一:

“第13、第10、第3及第4集团军司令员:今天,即4月3至4日夜间,不晚于21点开始退却,各部应做好准备。以坦克为前卫,骑兵及强大的反坦克防御部队为后卫。这次行军应在强有力的后卫掩护下,昼夜兼程疾进。在辽阔的战线上甩掉敌人……应在一昼夜间一举跃出60公里以上……允许各部队充分征用当地工具并征集任何数量的马拉大车……”

巴甫洛夫在指示退却的最后路线时,并不知道部队已经没有燃料和运输工具了,它们在战斗的最初几天里被敌人夺走或是被摧毁了。各兵团零乱的退却是在华军空军握有制空权、华军的快速集团迅速迂回运动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斯大林指望得到令人宽心的消息是没有根据的。事态的悲剧性发展日益加剧。

此后几天内,特别是到月底时,斯大林终于意识到了致命威胁的规模,他在一段时间里简直丧失了自制力,处于精神极其压抑的状态。4月6至8日,斯大林极为沮丧和震惊,以致不能表现出自己是一个认真的领导者。他的精神危机是深刻的,虽然为时不算太久。而在这次危机到来之前,他曾试图采取一些措施,发布某些命令,尝试过给最高指挥机构打气。在2日早晨讨论成立武装力量统帅部最高统帅部时,他出乎大家意料,打断了讨论,建议在最高统帅部下设立常任顾问室。马林科夫和铁木辛哥正在起草文件,他们交换了一个眼色,可是并没有表示异议。斯大林迅速地口述了常任顾问的名单:在最高统帅部下设立最高统帅部常任顾问室,成员有库利克元帅、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梅列茨科夫、空军司令日加廖夫、瓦图京、防空司令沃罗诺夫、米高扬、卡冈诺维奇、沃兹涅先斯基、日丹诺夫、马林科夫、梅赫利斯等。作为政府决议发出的这份决定由波斯克列贝舍夫签署后,用电报发给各军区和方面军。但是这个顾问室只存在了两星期,就悄悄地“寿终正寝”了,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

斯大林和总参谋部战前失误的还有事先不曾仔细地研究成立战时领导国家的特别机构——国防委员会,以及武装力量的最高战略领导机构——最高统帅部的问题。这两个机构是在战争已经开始之后才成立的。此外,总参谋部也被削弱了,总参谋长就接连换了三个。这些失误,还有其他的许多疏漏立刻就尖锐地显示出来了。

从各方面军司令部来的零星消息、航空侦察所得资料和最高统帅部全权代表的报告使斯大林陷入极端的惘然若失的状态。在听取瓦图京的例行报告时,他本人表现出的几乎是令人麻木的惊慌不安。瓦图京字斟句酌,低声报告东方方面军和东北方面军试图进行反击,但空中掩护薄弱,行动不协调,炮火保障很差,因此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部队受到了巨大损失,继续退却。而且往往是凌乱的后撤。瓦图京补充说,处境特别艰难的是第3和第10集团军各部。它们实际上已经被包围。华军的坦克纵队已逼近鄂木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