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万里寻铀(第2/4页)

“谁啊?怎么找到这里的?”杨兰妤取过一个军用水壶,喝了口水,随口问道。

“他一直在你房间里等你呢,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后勤军官诡秘地一笑,“他可是等了快一下午了。”

“什么?怎么能让他在我房间里等?他是怎么进去的?”杨兰妤有些气恼地问道。

听了她的话,后勤军官只是呵呵一笑,没有解释。

杨兰妤知道再问也没有用,气哼哼地放下水壶,又擦了擦脸上的汗,便快步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杨兰妤的房间在七楼,她乘座电梯上了楼,透过身边的玻璃墙,他看到大厅里似乎多了不少身穿黑色军服的军人,她知道这些人是属于内务部队的,估计是有哪位大人物来这里视察来了。

电梯到了七楼,她出了电梯,来到了自己的房间,果然看见房门是虚掩着的,她有些生气,推开门大步走了进去,刚要发作,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不由得愣在了那里。

对方觉察到了她回来,放下了手中的书,转过头来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慈爱之色。

“你回来了,兰兰。”杨朔铭看着一脸风霜之色的女儿,柔声说道。

“拜托,父亲大人,下次进人家的房间提前打个招呼,或者出示一下搜查证,好不?你这么干,是违法的,小心我把事情捅出去,国会弹劾你哦。”杨兰妤故意象是生气似的撅起了嘴,向父亲走去,在来到父亲身边时,她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一下子扑进了父亲的怀里。

“你怎么才来……想你想你想你……”她将脸紧贴在父亲的胸口蹭着,象个小孩子一样的说道。

杨朔铭抱住了撒娇的女儿,用手轻抚着女儿柔美的长发。他注意到了女儿的秀发显得有些枯黄,不由得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这一阵子,很辛苦是吧。”杨朔铭有些心疼的问道。

“还行吧!矿没找到多少,石头倒是捡了不少。”杨兰妤从父亲的怀里抬起头来,眨了眨黑亮的眼睛,从衣袋里掏出了一块黄色的圆圆的石头,得意的在父亲面前晃了晃。

“猜猜看?这是什么?”

“先不说材质,单是这形态,真是的鬼斧神工。”杨朔铭从女儿的手中接过这块造型为一只刚刚啄破了蛋壳的小鸡的奇石,赞叹了一声,“简直不敢想象,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是啊!我们队的人都说,简直太象了,雕刻大师都未必能雕这么象。”看到父亲这么喜欢,杨兰妤也很是开心,“快说快说,这是什么?”

“这是一块金丝玉。”杨朔铭的“超级电脑眼”又开动了起来,他一下子便给出了答案。

“不愧为国内藏玉名家,一语中的。”杨兰妤笑着点了点头,示意父亲答对了,“我看了,你比我们这些地质专家都厉害,以后这找铀矿的事,你也来吧。我们队正缺人手呢。”

由于铀矿的勘探工作是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的,所以从各个部门抽调了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后来又从多个省市和部门调集了上万人的找矿员,其中包括军队里的大批专业人员。几乎与此同时,杨朔铭本人于1944年2月签署了两道命令:一道是通知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四省区,为找矿部队选调干员193名,限3月底调齐,在长沙报到;另一道是通知山西、河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等六省区,选调干员294人,限3月底调齐,在乌鲁木齐报到。

这样大规模的人马调集,是缘于之前得到的关于德国政府在整个欧洲范围内搜罗购买高品位的铀矿石的情报。美国大力投资开发南非的铀矿资源和加拿大新发现的铀矿床也表明美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已经进行到了相当高的阶段,这无形当中给中国增加了极大的压力。因此中国政府对铀矿地质的重视程度是如此的异乎寻常,让下面具体干工作的人既感到光荣,又觉得责任重大。国务院时常召集有关人员开会,许多时候都由国务总理甚至杨朔铭本人亲自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