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飓风”行动开始(第2/4页)

斯大林不会想到,就在他观看空战的同时,杨朔铭已经批准同意发动第二次大突击——即对莫斯科的进攻,甚至还非常地急不可待。他命令,“中路部队必须在八天到十天之内开始行动。……包围他们,击败他们,消灭他们。”

杨朔铭对这次进攻莫斯科抱有很大的期望,为之起名为“飓风”行动。顾名思义,就是要猛烈袭击苏联人,要在莫斯科前沿歼灭苏联人的最后的作战部队,他要把苏联彻底打垮。

为了使“飓风”计划具有符合计划目的和代号的力量,中国军队中央集团军群调集了85个师,230万人,12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7460架飞机,24000多门火饱和迫击炮。数量比原定计划多了近二分之一,在中苏战场上的7个坦克集团军中,就有4个投入了进攻莫斯科的战役。同时,还有6个航空大队支援中国军队的地面部队。

苏联方面此时只准备了3个方面军:东方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莫斯科方面军。这3个方面军总共有105个师,185万人,4990辆坦克,1677架飞机,8600门火炮和迫击炮。

根据中国军队的部署,苏军指挥部采取措施,建立了纵深防御。但3个方面军未能及时识破中国军队的意图及部队的主攻方向。东方方面军把主力放在沃罗涅日以东,而中国中央集团军群的两支突击部队却放在了苏军的两翼,以便从南、北两边深深地包围和迂回攻击东方方面军主力。

莫斯科方面军的情况也和东方方面军一样。它几乎把所有的预备队都放在了高尔基附近,而中国军队却从古比雪夫发动了主攻。

1944年12月12日后半夜,中国军队在苏联战场的所有连队里,向士兵们宣读了杨朔铭的命令:“今天将开始本年度最后一次决定性的大规模交战。”

从12月12日拂晓起,中国军队的炮兵向东方方面军阵地开炮,随后便转入了进攻。30个满员师的突击在45公里的地段上压在了卢金第19集团军右翼两个人数不多的师和邻近的第30集团军的两个师身上。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人员是7至8倍,坦克几乎为10倍,大炮和飞机为9倍。中国军队很快就在第19集团军和第30集团军的接合部上打开了一个40至50公里宽的缺口。各快速兵团由这个缺口从西北迂回苏军,急速向苏军后方冲去。在另一方向,预备队方面军的第43集团军也没能阻止中国第4野战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群的冲击。这几个苏联集团军面临着被合围的危险。

然而,这一切东方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并不知道。在第16集团军和左邻第20集团军的正面却是平静的。东方方面军司令部没有发出任何危急的信号。

12月15日晚,正当罗科索夫斯基与司令部的成员在司令部的掩体中讨论当前的情况时,值班参谋报告说,送方面军首长书面命令的飞行员来到。罗科索夫斯基急忙打开文件袋。命令这样写道:

“东方方面军,第16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司令

罗科索夫斯基和叶尔沙科夫:

兹命令东方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立即把第16集团军防守地段连同部队转隶第20集团军司令叶尔沙科夫。令你本人率领集团军指挥机构及必要之通信工具至迟不得晚于晨6点10分以强行军到达高尔基。在第16集团军编成内将包括高尔基地区的步兵第50、73、112、38、229师,坦克第147旅,1个人箭炮营,1个防坦克团和1个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团。集团军的任务是阻击从南面向高尔基进攻之敌,不让其越过战线北进,即准备建立一个随后转入进攻的集团。收到命令后立即报告。科涅夫、布尔加宁、索科洛夫斯基,1944年12月15日”

当全体司令部成员听完命令后,罗科索夫斯基沉吟了片刻后说道:“看来,一切都清楚了。”

“不清楚!”洛巴切夫少将激昂他说道,“我们所有的兵团刚刚才像个样子,上下指挥方才走上正轨。现在却要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