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替罪羊(第2/4页)

他办到了。利久科夫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十分了解人的心曲,他通晓几门外语,他善于以热情而含蓄的语言,以简练的手势,以浅显易懂的道理,说服听他讲话的人,使他们如身临其境,看清前线形势,他善于剖析,使大家相信,不仅极端必要,而且可以扭转颓势,而凡是为此贡献力量的人,一定能得到应有的褒奖。

利久科夫不是一个声嘶力竭的演说家,但是他能毫不费力地打开人的心扉。他总能找得到说得出别有洞天的话语。

有一个问题:是在炮火准备以后发起进攻,还是从行性问突然出击。但是,无法达成突然性了。天已大亮,人们经过长途跋涉,艰苦转移,喘息未定,体力还没得到恢复。前面有3公里大的开阔地。必须一鼓作气,才能通过……恐怕他们冲到一半华军便会把所有的人消灭在第聂伯河接近地上。

利久科夫上校在森林旁边杂草丛生的小树林中选好射击阵地,决定实施炮火准备。这样的时刻终于等到了,阳光染红了第聂伯河的波浪,索洛维耶沃村经过轰炸和炮击,摧毁近半,它那满目疮痍、凄惨可怜的景象,透过光学仪器看得清清楚楚。现在,华军胸墙朝东的新掘堑壕和一些机枪架设部位,已经画到了炮兵标图板上,对准这些目标的射击诸元,也已计算完毕。此时,在步兵中编成了善于游水的小分队,因为第聂伯河上的舟桥渡口,已被破坏。一切准备就绪。

一声令下,几十门火炮扬起炮口,喷出火焰。就象冲破乌云、火舌狂舞般的无数雷电一样,以横扫一切之势,何第聂伯河西岸轰击。

炮口瞄准索洛维耶沃村附近的各目标,轰击了一个多小时。村庄的四周升起了一道硝烟弥漫的围樟。利久科夫上校认为时机已到,他发出命令,信号弹腾上天空,全线开始出击。

在索洛维耶沃村内,华军透过第聂伯河沿岸柳丛间的缝隙,看清蜂拥而来的冲击部队,立即开始射击。此时,离第聂伯河只有200米了。华军的机枪,迫击炮,部分火炮以及成群的冲锋枪手的火力开始猛烈射击。在华军枪弹密集,弹片飞溅之下,苏军进攻部队的伤亡越来越多。在几千名苏军士兵践踏的混水草地上,死伤累累。华军的炮弹爆炸声此起彼伏,许多苏军仓皇躲避。

利久科夫上校和冲击部队一起,向索洛维耶沃村迅跑,他心怀优惧,在战火纷飞中,只能看到身边有一些人,在后面跑的,则是一些司令部的军官。他感到,冲击的势头可能马上就要衰竭,战士们可能卧倒,几乎毫无可能让他们再站起来,为了不丧失时机,他赶上走在前面的一辆轻型坦克,不顾发动机烫痛他的双手,一跃爬上装甲板,抓住炮塔的把手。

“同志们!”他喊起来,“党员同志们,决不能往我们的战旗上抹黑!前进!第聂伯河就在眼前!……乌拉!”

他又从坦克上跳下来,不停顿地喊着“乌拉!”,向近在眼前的第聂伯河冲去。

他不记得是怎样夺得一枝中国冲锋枪的,他冲到水里,他相信,携带舟桥的汽车正在后面奔驰,他要不惜任何代价,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证让工兵们急速架起一道跨河舟桥。他还相信,起码有几十个人效法他的榜样。他没想错。有几百个会游水的士兵追随利久科夫,冲进第聂伯河。这段河面并不算宽。在河对岸,开始了一场肉搏战。

这正是中国战士求之不得的。他们最善长肉搏战。一场激战下来,苏军沿着菜园的陡坡败退,他们向仅存的房舍跑去,但已无路可逃。

不过,他们还寄希望于他们的空军,寄希望于大队坦克的钳形攻势。但华军的反击已然开始,大批华军飞机飞来,摧毁了大量的苏军坦克,屠杀苏军的步兵,苏军的防线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