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6/12页)

“我们什么也不必搬,这就是这个计划最妙的地方。我们只需要在迈尔尤特湾布置类似亚历山大港的地面灯光和建筑物。一接获德国佬过来的消息,我们就把港口的灯光关掉,打开迈尔尤特湾的灯,再引燃一些预先埋好的炸药。火焰会把他们吸引过去,就像蜂儿扑向花蜜。”

事实上,英国空军的特纳爵士就曾创造过类似的假目标,命名为“Q点”,以诱使德国轰炸机远离英国的机场。他命令部下在机场外几公里远的地方装设两道平行的灯光,模拟出机场跑道的样子。随着战事进行,特纳又发展出更复杂的“K点”,以保护工厂和大型机场免于在白天遭受敌军空袭。然而,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之前,没有人敢像马斯基林这样针对亚历山大港提出类似的构想,毕竟这座港口不像从夜间的高空中看起来都一模一样的机场跑道,敌人根本不可能弄错这座广阔的港口以及旁边的亚历山大城。

杰克·福勒提出质疑。“那第二天早上怎么办?”他问,“如果敌人的侦察机回来察看轰炸效果呢?”

“那就要用一点手段了,杰克。当观众听见我祖父的声音从空中发出时,他们就完全相信他真的坐在吊灯上面。同样,只要德国的侦察兵看见亚历山大市出现一些断壁残垣,就会相信他们已正确击中目标。我们只要布置一些碎石场景便行了,这种方法彼得·普劳德曾在图卡鲁格成功运用过,我们在这里也能这么做。”

汤森德仍有些怀疑:“法兰克说的还没解决,那座灯塔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用一个架在长杆上的大灯就能替代,从空中根本无法辨别它的高度究竟有多少。只有透视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一定可以克服。”

格雷厄姆凝视这张地图好一会儿,最后才发表意见。“我想我们可以用木头做出灯塔的构造,”他说,但底气不足,“也许还可以用灯光投射造成月光下的阴影效果来蒙过敌人的眼睛。”他瞄了希尔和罗布森一眼,然后耸耸肩。“我们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罗布森笑了起来:“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试试女巫扫把。”

到了早上,魔术帮已有了初步的计划。当他们把构想呈给港区防卫指挥官时,指挥官虽然因为这些构想缺少魔术成分而有点失望,但还是批准实施,同时调拨大约两百名工兵和平民劳工。

次日,荒无人烟的迈尔尤特湾被封锁起来,开始秘密进行诱饵港口的建造工作。他们使用夜间航拍图为蓝本,工兵部队比照亚历山大港地面灯光的分布,在迈尔尤特湾的泥地和沙滩上竖起数以百计的灯架,再用电线一一串起来,宛如在玩一个复杂的“连连看”游戏。在木匠格雷厄姆的指导下,他们用夹板在湾区建造了大小形状各异的假屋,有些假屋中还预藏会喷火冒烟的火药,以模拟出被德军飞机炸中房舍的样子。

希尔被派去和海军士兵一起工作,监督他们建造一支以帆布和支架构成的小舰队。他们在这些假船上挂上海事信号灯,又在湾区中遍插木头灯柱,以制造出大量舰船抛锚停泊在港中的假象。

罗布森和福勒负责建造假灯塔,他们用六根长木头撑起一个夹板结构,并在上面装设数具探照灯。一位颇具巧思的工兵技师设计了一个定时器,可依序点亮这些探照灯,以制造出灯光旋转的样子。他们戏称这个假灯塔为“罗布森灯塔”,但它和真正的法洛斯灯塔一样,也能在敌军轰炸机接近时切断灯光。不过,在他们关掉灯光前会故意留给对方飞行员足够时间,好让他们以这座假灯塔作为辨别方向的依据。

身为这场表演的导演,马斯基林必须亲身参与所有环节。他似乎随时会出现在每个地方,忙着监督工程进度、解决现场问题、重新设计伪装道具,甚至催促动作太慢的工人。“这和在皇家歌剧院进行一场演出没什么差别,”在驾车返回真正的港口时,马斯基林对诺斯说,“剧本已经有了,我们要做的只是搭起背景,然后让演员进行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