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如何一统江山(第4/5页)

之后王翦趁热打铁,不但打得项燕全军覆没,更一举拿下了楚国的都城寿春,楚国的国君也被王翦俘虏。春秋战国时代的超级大国楚国也亡国了。楚国的亡国,也意味着秦国灭六国的大局,此时已经成为定局了。因为残存的齐国,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了秦国的。

公元前221年,秦国由王贲率军,杀奔了最后一个目标齐国。这时候齐国的末代国君,是在位44年的齐王建。因为秦国长期搞“远交近攻”政策,所以齐王建也一直错觉,认为秦国是他的友好邻邦,多年以来,凡是找上门来,请求齐国伸出援手,抵抗强秦的,齐王建都一概不理,这下报应来了,所有的诸侯都灭亡了,谁还能救他?结果王贲兵不血刃地平定了齐国。就这样,中国历史迎来了一个划时代的时刻:战乱分裂上百年的中国,终于重归一统了,而且,不再是当年松散的诸侯国分封,而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嬴政灭齐国,这一直被看做春秋战国局面的结束,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事实上,在嬴政的眼里,统一尚未完全到来,因为还有一片国土需要划入大秦帝国的治下:南方百越地区。

所谓南方百越地区,就是楚国以南的广袤国土,包括今天东南的福建、广东,西南的云南、广西。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生活着大大小小的越族部落,楚国之所以势力壮大,就是因为楚国世世代代,都在吞并着南方的越族部落,从而可以获得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人口资源,作为他们北上争霸的本钱,等到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这时秦帝国的版图,向南包括了今天浙江、江西、湖南一部,更南方的领土,尚未在秦帝国的治下。

所以在嬴政灭楚国之后,秦军并没有刀枪入库,参加灭楚战争的60万秦军,就地在楚地整编,时刻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下一场战争。公元前220年,在彻底平定了中原地区后,50万秦军挥师南下,开始了他们大规模对中国南部征伐。秦军首先进入福建地区,灭掉了当地的闽越政权,在此地设立闽中郡,南方的福建省,第一次归附到中国的版图之中。与此同时,秦军又经湖南进入广东地区,灭掉了当地的南越各部落,将今天的广东、广西,乃至海南岛,都统统划到秦帝国版图之中。

对于天下无敌的秦军来说,这个过程却是比平定六国更曲折。在早期的顺利进军后,秦军很快遭到了顽强的抵抗。秦军的主将屠睢性格残暴,在当地残忍好杀,激起了当地部落的剧烈反抗,许多地区都是平定了之后又叛乱。与此同时,常年生活在北方的秦军士兵,也不习惯南方潮湿的天气,许多士兵因此病倒了。瘟疫的流行,战局的不利,都让秦军这次南征陷入了胶着之中。

但嬴政的决心是坚定的,既然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经过了3年浴血奋战,秦军在撤换了主将屠睢之后,由任嚣、赵佗等人,在当地采取笼络百越的政策,终于争取到了当地越族部落的支持,诚心归附到秦帝国的统治之下。此后,秦帝国在当地设立南海、象郡、桂林三个郡县,这同样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中国东南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各省,历史性的被收入中华的版图之中,且从此连成一片。

在平定南越地区后,秦帝国在广西兴安县开凿灵渠。这条30公里长的运河,解决了当地秦国驻军的吃水和运输问题。其独特的水闸式河道,是人类运河开凿历史上的创举,西方国家一直到了19世纪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才采用了类似的办法。

在修筑运河的同时,秦帝国更在今天广东、广西和湖南之间,开凿了四条驿道,这四条驿道一直可以延伸到秦帝国的国都咸阳。从此以后,中原和南方的交通开始连接了起来。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来说,这是一件和结束战国分裂同样有意义的“国家统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