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玄武门之变的『罪臣』们(第2/6页)

玄武门之变后,面对李建成已死的结局,裴寂脑子转弯还算快,立刻附和李世民,向李渊建言“宣布李建成罪状”,李世民能够在3天之后立为皇太子,并在一个月后成功登基,裴寂确实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李世民即位的早期,对裴寂礼遇有加,多有厚赐,在即位第一年的祭祀大典上,更赐予他与自己同乘一车,以示恩宠。但短暂的蜜月期后,随着李世民帝位的日益稳固,裴寂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公元628年,唐朝发生“妖僧案”。一个叫法雅的和尚四处散布对李世民不满的言论,而这个和尚偏偏又与裴寂交好,李世民以此为由,将裴寂免职回家,不久之后,裴寂家的奴仆又告发裴寂归家后多有怨言,且与当地妖僧结交,李世民随即宣告裴寂“四大罪”,将裴寂流放广西静州。曾经的大唐王朝开国重臣,落得郁郁而终的结局。

相比于裴寂,许多人却是幸运的,他们曾经为李建成出生入死,与李世民针锋相对,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并未因为当年的仇怨而大搞清算,相反既往不咎,推心置腹,他们也因此在贞观年间这个盛世上,成就了属于自己的功业。

这些曾经为李建成效力的“罪臣”们,有几个人,曾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当天,险些要了李世民全家的命。

玄武门事变发生后,整个长安城哗然,李建成太子府的军队闻讯后,立刻大举进攻李世民的秦王府,整个长安城打成了一锅粥。在这之中,出力最多的是3个人:冯立、谢叔方、薛万彻。事件发生后,身为李建成东宫车骑将军的冯立立刻率军前往玄武门营救,与驻守玄武门的部队发生激战,并一举大破之。但为时已晚,冯立赶到后,见到的却是李建成的尸首。在大势已不可回时,冯立慨然对众将说“太子生前待我等不薄,此时正是报恩时”,接着与谢叔方合兵,大举进攻秦王府。此时的李世民,精兵悍将多集中在玄武门,秦王府空虚,冯立兵临城下,大举进攻。而这时,另一路太子的亲信薛万彻也提兵赶来助战,他们一度杀得秦王府节节败退,并在府门外搭造梯子,准备强行进入,如果成真的话,那么李世民全家很可能被屠戮干净。幸运的是,在这时候,李渊的圣旨到了,宣告了太子李建成的罪状,虽然众将忠义,但麾下的士兵却“轰”地如鸟兽散,眼见事情无可挽回后,3位将军长叹一声,亡命天涯。

拜各类演义小说所赐,今人皆知玄武门之变前的李世民,其秦王府麾下早就猛将如云,如程知节、尉迟恭等人物早就大名鼎鼎。而在当时,玄武门之变时这3位对李建成忠心耿耿的将军,同样是猛将。比如在闻知李建成身死后,慨然率军杀向秦王府复仇的冯立,在之前的统一战争里,就是李建成的亲信猛将。特别是在平定刘黑闼叛乱的战役中,他曾担任先锋将军,多次冲锋在前,一次他在战斗中负伤,李建成竟亲自为他包扎伤口,喂水换药,如此恩宠,自然士为知己者死。而与冯立合兵的谢叔方也不简单,他是齐王李元吉的亲信,多年来随李元吉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在大唐统一战争中,他做得最多的是稳定后方,李元吉每攻占一处要地,就命他留兵驻守,安抚地方,他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保证所过之处民心大定,是个有勇有谋的将才。3人中名声最大的,当属薛万彻。他本不是李建成太子府的部属,他是甘肃敦煌人,隋朝大将军薛世雄之子,早先一直在幽州军阀罗艺麾下效命,唐朝建国后,先命他驻军幽州,镇守唐王朝的东北大门。李渊在位时,突厥屡次犯边,唐朝边防部队败绩连连,唯独薛万彻连奏凯歌,他统帅的燕赵精骑,是彼时唐军中仅有的可以和突厥骑兵抗衡的力量。李渊时期,曾命李建成挂帅反击突厥,薛万彻正是在李建成麾下效力,并几次率军突袭,击败突厥前锋。战后薛万彻因功调入京城,担任皇宫守备,但一直对李建成忠心耿耿。玄武门之变发生后,薛万彻率领官兵出击,与冯立等人一并攻打秦王府。事败后,这3个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逃遁避祸。按照一般逻辑,与李世民为敌了10多年,想不被清算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