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造唐朝的道士(第3/3页)

李泌其后又有3次重新回到唐朝的中央高层,一次是李亨的儿子唐代宗李豫即位初期。当时的李豫刚刚诛杀了专权的宦官李辅国,但是国家局势仍然在困难之中。安史之乱仍未剿平,东部藩镇却尾大不掉,西北的回鹘、吐蕃等外敌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更以武力威胁,内忧外患之下,李豫想起了这个在父亲最危难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李泌。他封李泌为翰林侍郎,并用强迫他吃肉的方式,希望李泌能放弃道家修行,全力专注于社稷。李泌不辱使命,回到长安后,当场就提了15条加强边境防御的要求,不巧的是,这时候的宰相元载妒忌李泌的才华,结果,元载以重用人才的名义,建议将李泌外调为刺史,而深知遭到排挤的李泌,又一次选择了忍让。元载被诛后,李泌又一次得到了回京的机会,却依然被另一个宰相常衮排斥,知道事情不可为的李泌,就安心在杭州做刺史,远离中央的是非。但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到了唐德宗李适在位的时候,唐朝发生了泾原兵变,因不满唐朝犒赏微薄,唐朝本来用来平定李希烈叛乱的部队,在路过长安时发动兵变占领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关键时刻李泌来了,他向唐德宗推荐了名将李晟,并提出了“先北后南”的方略,即先捣毁叛军的老窝泾原,再收复长安,这一次唐德宗听了他的,叛乱终被平定。公元787年,李泌终于成为了中书省门下章事,即掌握国家大权的宰相,两年后去世,封业侯爵位。5次出山,都是在唐朝最危险的时候,而每次都能功成身退,说是唐朝再造社稷的功臣,除了郭子仪、李光弼,又舍李泌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