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震惊元朝的『阿合马案』(第3/3页)

同时元朝在真金太子的要求下,追查阿合马的同党。一共查出了阿合马同党714人,几乎全被贬罢。元王朝的朝堂,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地震。

今天说到这起糊涂的“刺马案”,多是说王著出于义愤,杀掉了阿合马,但是仔细看看,事情未必这么简单。

在和礼霍孙的整个审理过程中,一直都是从速从严,几乎是快速定了罪,然后草草地处决。按照王著和高和尚的供词,他们两个是冒用了真金太子的名义,假托真金太子的诏书调动了张易的军队,成功除掉了阿合马。但问题是,阿合马不是3岁的小孩子,怎么会这么容易就上当?

而整个的审理过程也从严从速,和礼霍孙等蒙古大臣,对阿合马的死无不拍手称快,继而拼命下药。在阿合马死后短短几天,就有大量的奏折揭发阿合马的罪恶。如果说之前没有过串通,这显然是难以置信的。

因此,阿合马的死,很可能是真金太子所策划。以真金太子和汉族文士之间良好的关系,以及他推行汉法的愿望,想做到这个并不难。而王著则做到了士为知己者死,为真金太子铲除了他未来的一个大祸患。如果阿合马继续横行,与真金太子继续交恶,随着忽必烈对阿合马宠信的加深,真金太子的地位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先下手为强,这是最好的选择。

阿合马死了,但这场惊天动地的谋杀案,却并没有改变元王朝的内外政策。阿合马死后,接替阿合马职务的是汉族官员卢世荣。卢世荣本来就是靠行贿阿合马得官,阿合马遭清算初期,也曾被真金太子划作阿合马同党,遭到贬斥。但是阿合马死后,元王朝没有得力的理财之臣,财政收入锐减,用人之际,又重新启用了善于理财的卢世荣。

作为阿合马的同党,卢世荣也有阿合马相同的特点——能说。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和阿合马一样,把诸多大臣说得瞠目结舌。忽必烈起先对卢世荣不放心,却也被他的演说打动了。接着升官,卢世荣一步登天,一下子成了中书省的右丞相,即掌管此时大元朝经济的“副总理”。曾审理王著刺杀阿合马案的和礼霍孙大为忧虑,私下对人说,才除了一条狼,又来一条狐狸,国家无宁日了。

比起阿合马的“饿狼做法”,卢世荣确实很狐狸。他的主要方式是整顿市舶司,提高关税,以及从北方草原蒙古畜牧业中加税,这一下可得罪了大批蒙古官僚。结果,卢世荣干了没几天,就被人弹劾。而对于真金太子来说,最惨的后果是,卢世荣的任命,说明忽必烈对他这位储君根本不信任,他刚刚罢免的同党,转眼就擢升起来。此后,这位仁善的太子大受打击,整日长吁短叹。后来又因为江南御史台奏请忽必烈禁止后宫干政,忽必烈怀疑这份奏章是真金太子指使的,冲儿子发了一通邪火。谁想真金太子抵抗力差,竟然吓得一病不起。公元1286年,这位曾怀有“行汉法”理想的太子英年早逝,年仅43岁。他的去世,也标志着元朝“汉法派”旗帜的倒掉,从此元朝的汉法派,势力日渐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