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棋至中盘形势明,火中取栗生死局(八)(第2/3页)

“给你创造机会?”耶律敏似乎有些懂了,却又似还在云雾之中,“他为何要给你创造机会?”

“他帐内帐外防备松懈,西楼使臣醉酒熏熏,这都是他在为我动手行方便。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纳投名状。杀西楼使臣,则我等于没有退路,这就是耶律倍希望我做到的。”李从璟娓娓道来,听得耶律敏双眼圆睁,“要知道,我跟耶律倍虽然利益相合,但毕竟交情尚浅,彼此不知根底,而要互相信任,真正走到一起谋事,就得靠其他媒介建立信任关系。投名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创造机会给我杀人,而我果真杀人,这就是一份双向的投名状。”

耶律敏虽然颇有心机,但毕竟年少,切身经历的权利争斗少,李从璟所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她自个儿无法想到的,但她毕竟聪颖,李从璟说得明白,她也就想透彻了。只不过有些时候将问题看得太清楚,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你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很多时候真的很“龌蹉”。

此时耶律敏眼色就有些不太好看,她深吸一口气,问:“那你在帐中的说得那些话,岂非都没有意义?”

“怎么会没有意义?不仅有,而且很大。”李从璟道,“之前所作所为,都是双方在试探,在建立信任关系,这是合作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就是正式讨论联手,谈判利益分配,梳理各自疑问和展现各自实力的时候了。这一切都做完,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最终才决定一件事情或成或者不成。”

耶律敏低头咬着嘴唇沉默了一会儿,“我明白了。”凄凉一笑,“在你们这些胸怀大抱负的人眼中,从来都只有利益而没有感情,对吗?”

李从璟凝视了耶律敏一小会儿,道:“耶律倍让我转告你,他说他不是一个好兄长,希望你挣脱束缚获得自由之后,能够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活得快乐。”

耶律敏没说话。

不久之后杜千书从细细儿身边回来了,看得出来他步履轻松了许多,看来是已解决困扰了他许久的难题。不用问李从璟也知道杜千书跟细细儿说了什么,而细细儿应该没有责怪他,至少表面上没有。李从璟朝细细儿的位置看过去,恰好看见她微微仰头喝水时被呛到了,一阵剧烈咳嗽,颤抖的削肩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显得异常伶仃娇弱。

休息完之后,在马旁席地而坐的将士们翻身上马,没多少时间军阵就恢复了严整,在这个薄雾凉风裹着淡淡愁绪的早晨,两千余人继续向南赶路。

李从璟心里一直在挂念南归时会不会遇上耶律德光的军队,他心中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因而谈不上有多担心,只不过依旧希望运气好一些,因为战与不战对他而言差别不大,但对于君子都的两千将士中的很多人而言,归途是否顺利,就意味着他们能不能活着回到大唐。

“李兄,莫兄,你们说我等会不会碰到前来寻君子都决战的耶律德光?”杜千书为了将自己从和细细儿对话的气氛中解脱出来,随口问道。

“碰上了又如何,没碰上又如何?”莫离笑着反问。

“碰上了就碰上了。”李从璟淡淡道。

杜千书扯了扯头上的毡帽,有些不自然的问:“问题是碰上了是打,还是逃?”见李从璟和莫离同时向他望来,杜千书尴尬一笑,“毕竟我们只有两千人。”

莫离不说话,李从璟缓缓道:“这种事情,还是碰上了再说为好。”

如李从璟所愿,两日之后的午后,西天的太阳还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而斥候传来消息,耶律德光的大军就在眼前不远处。在这片草原上,当其中一方发现另一方时,往往意味着自身也被对方发现,在这种形势下,两军碰面已是必然。

在李从璟得到斥候探报的同时,耶律德光也得到了内容几乎相同的回报,在草原上奔驰跋涉了十来日,终于逮到李从璟的耶律德光,听闻这个喜讯之后,疲惫而焦急的脸上,浮现出一个狰狞的笑容。他走到军阵中,将两个草原人打扮的汉子拖了出来丢在地上,这两个人浑身是伤,已经奄奄一息,但他们看向耶律德光的眼神,却犹如苍天睥睨众生,充满俯视和不屑,极为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