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北落日(第3/5页)

可是没有。

李仁友死后,夏桓宗居然把他的儿子李安全给降级了,从亲王降到了郡王。至于理由,是对其人的感觉不好。夏桓宗认为李安全“天资暴狠,心术阴鸷”。

这就太不厚道了。你不能因为某人长得凶恶,就对他有偏见吧,这是常识。尤其是在政治生活上,只能就事论事,赏善罚恶。人家没有犯错,单凭印象就降级,这不是成年人的政治,而是成名之路的选秀舞台。

李安全理所当然地怒了,你搞我……看我如何搞你。

李安全用的办法也比较少见,他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去讨好夏桓宗的亲生母亲罗太后。让罗太后出手,去对付亲生儿子夏桓宗。

这个绕口令一点都不精彩,相信古往今来但凡看到的人都会不屑一顾。得多疯狂的脑子才会想出这种烂招数?得有多古怪的亲妈才会听别人的话,找自己亲生儿子的麻烦?

事实却让人惊掉大牙。

罗太后出面废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扶植李安全上位当西夏皇帝!这实在是太极品,太奇葩,太不可理喻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怀疑,是不是李安全才是罗太后的亲生儿子……

别管怎么怀疑,李安全上位了。在蒙古军队撤退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刚刚把国都改名叫中兴府的夏桓宗就丢掉了皇位,成了囚徒。李安全上位,称夏襄宗。罗太后对他无比疼爱,特地写信给金国,称她的亲儿子不中用,没法保有国家,所以换了个新皇帝云云。金国这时的皇帝是完颜璟,他没有当国际警察的魄力,每天提防着江南韩侂胄的入侵就够他受的了,面对这则通告,他直接同意了事。

西方人曾说,报复是神才能品尝的快感。那么李安全上位之后,应该是真的快乐了。可惜,他的命比苦命孩子李纯祐强不到哪儿去,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更悲惨了些,因为成吉思汗惦记上他了。

追击中的西夏偶遇,是处于林中的猛虎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无危险的地段,铁木真没有理由放任之。他稍微整顿了一下,就再次派兵过去。

公元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当年,第二次派兵侵入西夏境内。夏襄宗李安全一下子被吓晕菜了。这娃取的名字就叫安全,可见他这辈子盼的是什么。他火速调整右厢各路兵马进行抵抗,效果居然良好。

蒙古军攻克兀剌海城(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南)之后,就被限制在了那片区域,只有零散的蒙古骑兵四下分遣,进行一些类似骚扰的突然袭击。李安全兴奋了,他惊诧于自己的好运,进而怀疑蒙古人的实力,反正不管怎样,他的国都看上去很安全。不久之后,更大的喜讯传来,蒙古人退兵了。

党项人再次举国狂欢,这回不只是偷生之乐了,还夹杂着些许的自豪,毕竟他们限制了蒙古人的进攻。

却不知铁木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一次侵入西夏,为的就是全方面评估党项人的战力,以及周边各国,尤其是金国的反应。

林中猛虎,哪怕遇上的只是一头驴,也会小心谨慎地试探,直到全盘摸清后才会扑上去动手。

很快第三次入侵到来。这一回蒙古军准备充分,在公元1209年三月,由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北的兀剌海关口突入西夏。

这是上两次入侵的故道,蒙古军从这里进攻,党项人也早有防备。夏襄宗李安全的儿子李承祯以五万之众拒敌,大都督府令公高逸副之。这在当时而言已是超级重兵,南宋大国北伐时的实际兵力也不过如此,而蒙古的全部战士加在一起,也不足五万之数。

可惜的是,蒙古军队的战力永远不能以单纯的数字来衡量,在他们出现以前,没有人会想到以一两万人的基数就能横扫整片欧亚大陆!

西夏军队在河西走廊的北端入口几乎全军覆没,主将李承祯不知去向,被蒙古人给打丢了;大都督府令公高逸被俘,宁死不降,于是死了。此战过后,西夏右厢各路兵马几乎损失殆尽,半壁江山处于不设防状态,剩下的只够扼守几座通往都城的关隘。